侯宝林

侯宝林先生,1917年11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5岁时被亲戚带到北京、送到一户侯姓人家做养子;那时他没有大名,小名叫“小酉儿”。

侯先生12岁时开始学艺,先是学的京剧,后来出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21岁时,拜了朱阔泉(外号“大面包”)为师。朱阔泉给他起了个“宝”字,名叫“宝麟”,后来由他将“麟”改为“林”。

说起“宝麟”这个名字,还有一段典故的。朱阔泉,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城著名的“相声五杰”(高德明、张杰尧、朱阔泉、绪得贵、汤金澄)之一;当时,他们在西单相声棚使活儿,享誉京城。

1933年初夏,京剧大师周信芳进京在广德楼献艺,轰动京城,三天的票预售一空。周信芳的艺名叫麒麟童,当时大红大紫。朱阔泉慕名去广德楼拜会周信芳,一则与大师结交朋友,二则观摩大师演出,丰富自己的相声活儿路。

这天,朱阔泉匆匆前往广德楼,不料,因没买上票,被门房挡了驾,尽管朱阔泉左右说明、解释,亦无济于事。


侯宝林和高英培演出


侯宝林和郭启儒演出

门房说:“这是‘麒老板’定的规矩,请先生多多包涵。”于是,朱阔泉便说:“我是朱阔泉,是麒老板的朋友。”门房说:“那好,请朱先生稍候,待我去禀知麒老板。”说完,便急匆匆来到后台报知周信芳,并特意描述了一番:“朱先生胖胖的……”

周信芳沉思一会儿,说:“不敢认,请回吧。”门房回到门口,对朱阔泉说:“麒老板不认识你,没你这个朋友,请回吧。”

朱阔泉一听傻了眼,只羞得无地自容;他气冲脑门儿,一跺脚:好你个麒麟童!你这个朋友我不交了!往后,我收了徒弟就叫“麒麟童”!非羞辱羞辱你不可!

等到后来朱阔泉收徒弟时,果然:大徒弟姓李,起名“李宝麒”;接着收了“小酉儿”,起名“侯宝麟”;后又收姓王的徒弟,起名叫“王宝童”……“宝麒、宝麟、宝童——麒麟童”全齐了,遂了朱阔泉的愿。

等到解放以后,侯宝林主动将“麟”改为“林”了,这便是“侯宝林”的由来。

作为一代相声大师,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侯宝林的段子。这些段子有的在节目中他说过的,还有在节目里没有说过。


侯宝林和妻子王雅兰

比如他到美国访问,当地记者问他:里根是演员,但他当了总统,你也是演员,在贵国可以当总统吗?侯宝林说:里根我知道,我们不一样,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

本来一个尴尬的问题,被他的机智与风趣化解。还有一次是一家小饭馆请侯先生给题字,他题的是“不起眼”三个字;这个名一语双关:一是说饭馆的地方不起眼,二是饭馆的菜有特色,让人吃起来、抬不起眼来。

侯先生不经意间就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内涵。侯先生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的是“一户侯”;他对此的解释是:过去的有一种官职叫万户侯,管一万户;我管不了那么多,只管我们一家,我们一家姓侯,所以我的官印叫一户侯。

侯先生知识渊博、妙语成珠,和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城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被他抄录到手。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值其忌辰,如去特以此小文追思,并愿先生安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