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人民网记者 尚明桢摄

人民网郑州2月7日电(记者尚明桢)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实现重大突破,初步评价盆地常规石油资源量达4.27亿吨;持续推进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绩效目标完成率达97%;地质援疆工作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2月7日上午,2025年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剖析现存问题,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河南省地质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迎军在讲话中回顾总结了2024年河南地质工作完成情况:能源资源勘查喜获重大突破,助力美丽河南建设成效显著,支撑地灾防治守住“金标准”,地质产业发展跃升新高度,地质援疆工作彰显示范效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合作亮点纷呈,地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互促,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承上启下,蓄势待发。石迎军指出,2025年河南地质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家及省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四高四争先”,突出主责主业,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强矿产勘查,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上持续发力;二要推进重大项目,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三要履行公益职能,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上持续发力;四要提升发展能级,在做大地质产业上持续发力;五要坚持久久为功,在推动地质援疆走深走实上持续发力;六要突出互利共赢,在深化海外资源合作上持续发力;七要强化人才支撑,在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八要守牢安全底线,在建设平安和谐队伍上持续发力。

会上,河南省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志中宣读“2024年河南地质十件大事”。一是三门峡盆地探获大型油田;二是地质援疆模式在全国推广;三是河南省地质勘查投资基金成立;四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五是河南地质应急救援队成立;六是海外矿产勘查开发走在全国前列;七是高纯石英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八是地质科技再创佳绩;九是地质大数据平台初步建成;十是地质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河南省地质局、省豫地科技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有关单位、处室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会议另设40个分会场,局、集团五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