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纪念公司创立十周年之际指出,蔚来已逐步摆脱了“造车新势力”这一蕴含贬义与轻视色彩的标签,并将蔚来品牌定位为一家成熟的汽车品牌。此番言论在行业内激起了关于新势力车企是否真正迈向成熟的讨论。从字面意义上看,“新势力”一词确实蕴含了外界对这类企业的某种偏见,然而经过十年的发展,这些企业是否真的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华丽转身?如何准确评估这一群体的成熟度,并为其寻找恰当的定位,成为了亟待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

从青涩到成熟有多远?

自2014年起,造车新势力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据统计,当年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数量近十家,而随后的几年里,这股势力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顶峰时期国内新能源车企数量接近50家。然而,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未能经受住考验,纷纷折戟沉沙,即便是幸存者,也依然面临着重重挑战。

从市场规模的视角审视,随着新能源汽车月渗透率在2024年连续突破50%大关,新势力车企的体量也在持续壮大。从市场规模来看,新势力车企无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规模仅仅是衡量新势力车企成熟度的一个维度,盈利能力则是另一个更为核心的考量因素。

在盈利方面,即便是销量领先的新势力品牌,也仅有理想和问界实现了盈利。在扭亏为盈之前,充足的现金储备和持续的融资能力是生存的关键。从趋势来看,小鹏、零跑、极氪在去年前三季度均实现了同比减亏,其中小鹏的减亏幅度最大,三季度亏损减少至18.1亿元;零跑汽车三季度亏损降低至6.9亿元;极氪的亏损也收窄至11.39亿元。然而,头部新势力品牌中的蔚来亏损却在扩大。财报显示,2024年三季度,蔚来汽车亏损超过50亿元,同比扩大11%,自创立以来,累计亏损金额已超过千亿元。

尽管新势力车企尚未全面实现盈利,但在成本控制、产品定价、毛利率提升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盈利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新势力车企需要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投入;另一方面,新势力车企还需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判断新势力车企是否成熟,不能仅着眼于当前的盈利状况,更要关注其盈利能力和盈利的可持续性。

在规模与盈利方面,新势力车企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市场是检验成熟与否的最终标准,新势力车企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行。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君毅指出,汽车行业同样遵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当前,整个行业正处于整合期,2025年新势力品牌的淘汰赛将更加激烈。亏钱卖车的局面只有在市场格局稳定后才能得到明显改善,销量将向头部品牌集中。新势力车企只有找准自身品牌定位,把握住目标用户,拉动销量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持续引领市场是关键

业内观察家普遍认为,智能化与电动化是推动新势力汽车品牌迈向成熟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新势力品牌亦需高度重视技术的可持续进步与安全性保障,这是赢得消费者信赖及市场认可不可或缺的一环。

技术无疑是新势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新势力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凭借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技术,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在智能化领域,新势力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技术的迭代升级。例如,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XPILOT自动驾驶系统已进化至3.5版本,并计划在年内二季度末推出城市NGP功能,该功能将显著提升驾驶的便捷度与安全性,为消费者解锁前所未有的出行新体验。蔚来则在智能座舱领域深耕细作,其NIO OS车载智能系统凭借卓越的语音识别精准度与操作便捷性,加之整车OTA功能的加持,实现了无限升级潜力,这种智能化的用户体验使蔚来在市场中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喜爱。

电动化方面,新势力品牌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电动技术,巧妙平衡了续驶里程与充电便捷性,满足了消费者对长途驾驶的需求。小鹏汽车则通过持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充电效率,实现了纯电动车型的长续航与快速充电能力。

尽管如此,新势力车企在技术与产品创新层面仍面临挑战。一方面,虽然新势力车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菲,但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升。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路况与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表现仍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新势力车企在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方面亦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对新势力车企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信任度造成了不利影响。

同时,新势力车企还需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携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在电池技术领域,新势力车企可与电池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更先进、更安全的电池技术;在智能网联领域,新势力车企可与互联网企业及传统车企加强联动,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携手开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篇章。


从“新势力”到“新主流”

有业内人士指出,历经十年的发展,当下的新势力已从昔日的行业“新手”蜕变为“资深玩家”。它们对汽车行业的认知从陌生走向熟悉,甚至有些新势力的销量已经超越了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势力”这一称谓已不再贴切,而应被视为“新主流”。当然,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名称不过是符号,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稳健前行,为消费者带来卓越的产品与服务。

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与消费者认知的深化,新势力品牌正逐渐从市场的边缘地带步入主流舞台。然而,“新势力”的标签依旧承载着一定的偏见与误解。为了赢得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与消费者的深度认可,新势力品牌亟需进行品牌重塑,实现从“新势力”向“新主流”的华丽转身。

品牌重塑的核心在于提升品牌形象与价值。新势力品牌需通过优化产品质量、完善服务体验、强化品牌传播等手段,塑造出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同时,它们还需注重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尊重。以蔚来为例,它通过构建全场景用户服务体系、布局换电站网络等举措,有力提升了品牌形象与用户体验。蔚来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助力疫情防控、推广绿色出行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小鹏汽车则凭借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与技术,显著提升了品牌价值。其自主研发的XPI‐LOT自动驾驶系统与智能座舱技术,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赋予了品牌更强的科技感与未来感。

新势力品牌在市场检验、技术革新与品牌重塑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要判断新势力品牌是否真正成熟,还需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销量与渗透率的提升只是市场成熟度的一个侧面;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发展也只是技术革新的一部分;品牌重塑更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长期工程。

对于新势力品牌而言,成熟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相反,它意味着以更加稳健的姿态应对市场挑战与技术变革,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这样,新势力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茁壮成长,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新主流”。

文:韩冬 编辑:郭晨 版式:刘晓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