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县第十一届甘田民间舞龙文化传承展演活动现场。黄艳萍 摄


田州古城英歌舞热闹庆新春。 □黄国顺 摄



2月3日,百色市瑶族民间文化研究会在百色城区半岛公园组织开展2025年百色市瑶族迎春民俗文化活动,与市民和游客共度佳节。图为群众共跳团圆舞。周福宁 摄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内举办的非遗项目体验区,游客们在猜灯谜。梁力升 摄


  花王盛临台阁。  岑恩祥 摄

靖西的新春民俗大巡游、田阳的英歌舞“闹新春”、乐业的民间舞龙文化旅游节……今年春节,一场场非遗“盛宴”在群众身边接连上演。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今年蛇年春节年味更足,百色各地群众在丰富的非遗活动中,度过了一个欢快祥和的春节。

在红色文化里“融”非遗

1月30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内热闹非凡,一堂别开生面的红七军装备讲解课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关注。在非遗项目体验区,写春联和猜灯谜最受游客喜爱,不少灯谜的谜题以百色起义为背景,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当天上午,来自四川的游客许功虎带着家人和孩子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他说:“这次来百色我们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孩子了解红七军的历史,二是让他体验非遗活动,孩子很喜欢。”

今年春节,百色将红色文化与非遗活动相结合,让群众和游客感受到了别样的文化氛围。

正月初四,百色起义纪念馆内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百色起义的历史文物,聆听红七军的革命故事。春节期间,百色起义纪念馆还推出了系列非遗体验活动,其中最受游客喜爱的是手工制作壮锦冰箱贴活动。百色起义纪念馆社教科负责人田夏源说:“壮族织锦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款冰箱贴底层布料为壮锦,游客们在制作冰箱贴的同时,加深了对壮锦的了解。”此外,百色起义纪念馆还以壮族麽乜为原型,推出了红七军版本的红船麽乜。春节期间,这款新文创产品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红色文化+非遗”的创新融合,让百色成为春节假期各地游客外出旅游的重要选择地。1月29日-2月4日,百色起义纪念馆共接待游客17.6463万人次。

在各大景区里“探”非遗

1月29日,田阳区AAAA级旅游景区田州古城内人流如潮,一场非遗英歌舞“闹新春”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点燃了群众的热情。活动中,来自广东潮胜兴英歌队的20名舞者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脸涂油彩,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腾跃而舞,动作刚劲有力。据悉,英歌舞是一种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的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潮胜兴英歌队队员唐佳凤说:“我们特地在春节期间来到田阳表演,希望能让广大市民、游客感受到英歌舞的魅力,同时也为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

今年春节,我市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了非遗体验活动,为游客们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春节假期,西林宫保府被红灯笼、春联以及以“福”字为元素的剪纸作品装饰一新,一系列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活动中,游客们不仅可现场观看罗汉舞、川剧变脸、民间杂技表演和欧贵婚俗展演,还能体验围炉煮茶、手工扎染等活动。游客张女士说:“我最感兴趣的是欧贵婚俗,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我们看到了驮娘江流域独有的婚姻文化,真的很有特色”。

今年春节,德保矮马王国景区迎来了一大批游客。除邂逅“明星”矮马外,游客们还在景区内感受到了浓厚的非遗氛围。德保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农全畅说:“我们在矮马博物馆门口设置了非遗剪纸区,让游客们拓“福”字、集福运,此外我们还在矮马剧场前设置了新春集市,满足群众的非遗项目体验需求。”

在文化活动中“享”非遗

2月4日,2025年新春民俗大巡游活动在靖西市举行。当天,壮锦大道人山人海,银蛇贺岁方块队、八音迎春台阁方块队、壮剧木偶方块队、壮锦花车方块队等17个方块队相继亮相,向游客和群众展示了靖西的传统文化。年过七旬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西克兴致勃勃地向游客们介绍壮族八音。他说:“壮族八音已经在靖西流传了300多年,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每逢重大节庆日,我们都会通过演奏八音招待各地宾客,吹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悉,靖西民俗大巡游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每年大年初七举行,该活动已被列入自治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春节假期,我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田阳舞狮、乐业舞龙等非遗项目悉数登场,为游客和群众献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大年初一,田阳区举行了一场气势磅礴的舞狮表演。伴随着鼓点的节奏,一头头五彩花狮时而腾空跃起,时而低头匍匐,为人们祈祷吉祥与安康。田阳舞狮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群众凌女士说:“舞狮表演是春节期间最受群众欢迎的‘固定节目’,春节申遗成功后,今年的表演更受关注,充分展现了来自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

2月3日,乐业县在甘田舞龙基地举办了第十一届甘田民间舞龙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阵阵长号声响起,38支祥龙在强劲的锣鼓声中舞动,变换出多个不同的造型,引得场边观众阵阵欢呼。乐业县甘田镇素有“龙乡”之称,舞龙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乐业人民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春节期间,卢翠英回到家乡乐业过年,她说:“舞龙是乐业的文化符号,每年回家我都要到甘田看舞龙,今年我还带着孩子一起过来,让她感受老家非遗项目的魅力。”乐业县甘田镇党委书记罗优说:“今年是首个‘非遗’春节,舞龙是甘田镇最受关注的非遗项目,近年来我们注重培养传承人和接班人,成立了甘田镇舞龙文化协会,今年很多年轻人加入了舞龙队,未来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展好舞龙文化,让这一非遗项目更好地助力乐业文体旅的融合发展。”

来源:右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