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圈等娱乐游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充满烟火气的乡村大集
优雅的村台小院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
春节期间,菏泽黄河岸边,处处弥漫着热腾腾的烟火气。
登台远望,视野所及处,碧空万里,黄河大堤两侧,蜿蜒的柏油马路上,一辆辆小车穿梭,村台上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儿,漫步乡村,更是感受到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幅生机勃勃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与城市不同,乡村的年味有着独特的韵味。
在东明县菜园集镇1号村台(鲲鹏新村),一排排灰白相间、外观统一的楼房整齐有序,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随风摇曳,一副副火红的对联洋洋洒洒,金黄的玉米棒晒在阳光里,孩子们在宽敞的街道上玩耍打闹,胡同口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过年的味道”。
“套圈、抓‘娃娃’喽……”大年初二,鲲鹏新村中心广场上人声鼎沸。伴着柔暖的春风,走亲访友的村民及游客趁着闲暇时光,带着孩子玩耍。套圈、抓“娃娃”、打气枪、碰碰车等娱乐游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熙熙攘攘的人群、红红火火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吆喝……乡情年味交织,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新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出行方便,广场上也很热闹,带着孩子能玩个尽兴。”每年正月初二都来鲲鹏新村走亲戚的井超说。他是菜园集镇井庄村村民。
从前几年滩区房台高低不齐、房子破旧不堪,到现在新村干净靓丽、整洁有序,井超深切感受到黄河岸边的变化。“特别是路修得好,进出滩区很方便,现在家家户户也都有车了。”顺着井超的指引,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一排排楼房过道之间都停放着成排的小汽车,不少还挂着外地牌照。
黄河滩区,是母亲河东流入海前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道“难题”。大河奔涌,九曲连环,流经山东省的第一个市就是菏泽。
“安居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娶亲难”,曾几何时,因为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能力受限,滩区群众频受黄泛之苦。在老一辈人的回忆中,由于洪水频繁,不少村民都过着“搬迁重建、大水冲倒、再搬迁重建”的悲情循环。在这里,常常流传着“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说法,很多老百姓和水患斗了一辈子。
为彻底解决黄患问题,安置好黄河滩区居民,同时从根本上消除洪水对滩区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实现滩区群众世世代代安居梦,我市从2017年开始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充分考虑到居民和土地的感情,采取“就近就地筑村台”的措施进行安置。滩区迁建正是我市勾勒振兴乡村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立下愚公志,誓啃硬骨头。五年时间里,菏泽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28个村台社区全部分房到户,如期完成了滩区迁建任务。如今,高高筑起的村台让群众有了安全感,滩区百姓终于在新时代拥有了一个“稳稳的家”。
鲲鹏新村由原来的8个自然村组成,涉及人口近五千人,如今已全部入住。
鲲鹏新村的名字取自庄子《逍遥游》,有“大鹏展翅”之意。不仅如此,村台配套建设有学校、幼儿园、商业、幸福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让百姓生活更便捷,也更有保障。
乡村里的年味,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温暖。在繁忙的生活中暂时放慢脚步,回味那些温馨的记忆,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这正是乡村年味最迷人的地方。
为了方便群众,黄河大堤外,在与鲲鹏新村一堤之隔的庄寨村,当地组织举行了庄子观首届年货节。春节期间,集市上人头攒动,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奔赴这充满烟火气的乡村大集,尽情感受别样的乡村年味。
据了解,东明是庄子故里,庄寨村的西侧正是闻名遐迩的庄子观,有大殿、东殿、西殿、大门、登云桥、南华山、庄子墓等建筑,恢宏大气,壁画精美。庄寨村依托庄子观不断开发旅游资源,通过打造乡村文旅项目,持续讲好黄河故事,以丰富的文化底蕴、旖旎的黄河风光引得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依托文旅资源举行年货节,让乡村的年味更加浓厚,春节假期,这里频频引来周边村民“打卡”。
“首届年货节持续到正月初六,集市上各种小吃、礼品都有,实惠、便宜,还有很多游玩的地方。无论是走亲戚来买东西,还是出来玩,都很方便。”村民庄素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