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先诊疗后付费,没有床位可以“预住院”,入出院手续一站式办结,足不出户病历邮寄到家,居家患者手机下单就能“网约护士”上门服务……2024年以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深入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要求,创新推出一系列改善医疗服务的务实举措,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医院为方便患者就医所作出的努力,传递医疗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互联网+”赋能 解决居家群众就医痛点
“只要手机下单,就有护士上门服务!”2024年12月25日,家住东兴区龙湾半岛的一位深受慢性病困扰的老人,在家就享受到了市一医院伤口造口护理专业团队上门提供的护理服务,成为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e护康乃馨”服务的首位受益者。
护士到患者家中提供专业服务
当天,团队成员凭借专业的技能和贴心的服务,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更在心灵上给予老人极大慰藉,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评价。
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的开展,三甲医院的高品质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的家中,使他们无需劳累奔波,即可轻松享受到与院内同等专业的护理体验,让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变得更加可及,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同时,也为患者带来更多就医选择。
如今,导尿管护理、鼻饲护理、造口伤口护理等以往需要患者亲自到医院才能完成的护理项目,已经变得更加便捷。患者只需轻点手机,进入医院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服务—居家护理”界面,即可完成预约,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医院专业护士上门服务的便利。
数据显示,自“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市一医院静脉治疗、伤口造口及血糖护理等3个专业共接诊在线咨询服务70余人次。“e护康乃馨”首批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共推出19项,涵盖了慢病管理、中医护理、新生儿护理、母婴护理、专科护理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方便了高龄、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母婴等特殊人群。
以病人为中心 整体提升医疗服务便利化舒适化
就医入院、出院,办理手续、程序的便捷程度,深深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
针对群众反映的入出院办理等待时间长、程序复杂等问题,2024年11月,市一医院新区入出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充分整合了医保及收费窗口,实现入出院手续一站式办结,切实做到了让患者少跑路,极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
检查集中预约站
改善服务,没有终点。2024年以来,市一医院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突出改善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医疗服务便利化、舒适化,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除了新增门诊和出入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医院还推出了检查集中预约、重点人群先诊疗后付费、“预住院”等服务,开设夜间门诊、特需门诊和口腔科夜间CBCT检查,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院上线5G医学影像云胶片服务,减少往返医院取片等待时间,2024年服务患者23万人次;对微信预约挂号、门诊缴费功能进行升级,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参保人员通过微信、支付宝就能体验门诊医保实时结算报销。
市一医院在全市率先开展病案数字化扫描和线上病案复印预约邮寄服务,线下复印病案平均等候时间从原来的40~60分钟缩短至10分钟,2024年度共对外复印病案19416份。
此外,医院还深化护理服务内涵,重视人文建设,人文关怀病房(科室)实现全覆盖,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
减轻患者负担 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鼓励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域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独立设置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等纳入互认体系,为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检查检验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据市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持续加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对符合互认标准的81项临床检验结果、8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报告单进行“川渝HR”标识。
内江一院加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2024年,医院互认川渝两地检查检验项目共计6708人次,合计为患者节省费用约98.03万元;提供免费复诊31592人次,为患方节约医疗费用39万余元。
用心服务、共情服务、悟性服务,打通患者就医难点、痛点、堵点,让患者就医省时、省钱、省心,市一医院一直在努力。
市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该院将锚定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切实承担内江“龙头”医院的责任和担当,通过深化“党建引领强医利民行动”,持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带动提升整个内江地区的诊疗水平,让内江群众“足不出市”就能享受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健康内江建设贡献力量。(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