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所有的作品中,《天龙八部》算是最特殊的一部,其实从书名就能看出这一点,所谓的“天龙八部”是出自佛门用语,金庸赋予此作这般名称,只是想表明自己要写的是一部“众生皆苦,求而不得”的故事。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书中之人的命运确实都符合“求而不得”的主题,不过那最后的结局却不免让人纳闷。
一向痴恋美色的段誉,后来居然会选择出家为僧,难道就因为此作的书名与佛门有关,所以主角段誉就要遁入空门?这未免缺乏说服力。
(段誉、南帝剧照)
而真相或许与后天龙时代一段被金庸略过的故事有关。
一、未完的故事
宋辽大战结束之后,萧峰以断箭自戕,接着万念俱灰的阿紫抱着萧峰的遗体跳下了万丈深渊,一代大侠“北乔峰”的故事就此画上句号。
不过萧峰虽死,段誉和虚竹的故事却未完结,这两位正处于当打之年的少侠未来大有可为,只是从金庸赋予他们的结局来看,且不说虚竹的结局如何,至少段誉的结局却是十足的悲剧。
在正篇故事中,段誉的每一步几乎都是为那些“好妹妹”而走的,说白了,与其说他是在闯荡江湖,倒不如说是在不断的追求那些貌美的女子。
这家伙就是典型的恋爱脑,是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大俗人,所以他这样一个人,怎会在后来选择落发为僧?
这可不是笔者胡言,而是金庸在新修版中赐予段誉的命运。
说是:“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段誉、木婉清、钟灵剧照)
正如金庸的措辞,无论是段誉还是段正兴,其实他们都是有历史原型的人物。
但从武侠小说的角度来看,段誉的出家之举还缺乏一个合适的理由,因为只要段誉不乐意,他是可以不避位的,这并非绝对。
如此一来,段誉后来的故事,或许就与他的几个儿子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了。
二、段氏传承
段誉一共有几个儿子?
似乎从明面上来看,也就只有段正兴这一个,但若你了解段誉历史原型的故事,就知道,他可不止一个儿子,后文会以史料论证,此处暂且不表。
在笔者看来,段誉至少有七个儿子,而除了段正兴之外未被明确写出来的儿子,也就是本文提到的那六个被杀死的孩子。
那六个孩子是谁?
答案即是段少商、段商阳、段中冲、段关冲、段少冲、段少泽,若你足够熟悉《天龙八部》,或许已经看出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有何玄机了。
(六脉神剑剧照)
他们正是一一对应那六脉神剑中的其中一脉。
原著第十回中,天龙寺群僧传剑的时候,就有这么一段设定:“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
这六脉神剑高深莫测,需要极深的内力方可修炼,那天龙寺的高僧无法凭借一人之力学全六脉,段誉的几个儿子自然也不能,所以段誉要传承这门神功,就必须让自己的孩子一人继承其中一脉。
段少商是木婉清所生的大儿子子,承袭最刚猛的少商剑。
段商阳是钟灵的大儿子,习得变幻莫测的商阳剑。
段中冲是晓蕾的大儿子,继承大开大阖的中冲剑。
段关冲是木婉清次子,关冲剑化繁为简,善破内家真气。
段少冲是钟灵次子,少冲剑轻灵迅捷,潇洒飘逸。
段少泽是晓蕾次子,少泽剑如春水化雨。
段誉的本意是将这神功由六个孩子世代传承下去,却不料段正兴却不乐意了。
那皇子只觉父亲是偏心,只传六个兄弟武功,却不传他六脉神剑,于是一个阴谋在他心中悄然萌生。
三、狠心的皇子
那六个皇子虽然各自继承了一招六脉神剑,但他们的天赋远不如段誉,也没有那北冥神功的内力为根基,因此他们只得其表,不得其精髓。
(大理皇帝剧照)
段正兴也知道,若是继续放任几个兄弟成长,日后必将成为自己的心头大患,因为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大理段氏的神功,还有父皇的皇位。
于是他假意招来六个兄弟在自己府上饮酒作乐,却趁众人酒过三巡倒地不起之后对他们痛下杀手。
那段少商、段商阳、段中冲、段关冲、段少冲、段少泽皆在不省人事时被段正兴所杀。
直至段誉次日召见众皇子时,段正兴才惺惺作态地说六位弟弟不知为何都在自己府上中毒身亡,自己也是凭借一阳指的指力将剧毒排除,这才保住一命。
段誉知道,这不过是段正兴编造的谎言,他早看穿这孩子野心勃勃,也正因为如此,传六脉神剑时才刻意避开了他,却不料他竟如此狠心,会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毒手。
可段誉也只能学那曹操,既然段正兴咬死兄弟之死是意外,段誉也不愿亲手再处死一个儿子,于是心灰意冷的他选择落发为僧,不再插手俗世之事。
而虚竹虽然有能力制服这侄子,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又如何能插手大理段氏的皇室之争呢。
后来崇圣寺中多了个疯僧,逢人便说他六个儿子的剑术如何高明,而段正兴则成了新一代的大理国君,后生下一子,取名段智兴,那孩子即是后来的南帝。
(段誉、虚竹剧照)
而前文提到过,段誉不止一个孩子,也是因为《无为寺传灯录》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后靖康事发,宋朝渐弱。誉年事已高,渐渐与宋疏。誉因国中王室纷争,力不从而禅位正兴,计在位三十九年。削发出家于无为寺,住持寺务,八年,令工匠凿石罗汉五百,重修罗汉堂。自凿无为寺历代高僧像。先后住荡山、崇圣寺,法名广弘,终年九十四,为段氏诸帝王第一高寿。”
如此一来,段誉会落发为僧,也就合情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