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的市场在国际上算是非常抢手的,市场大和需求“生命力”兼并,产品也会售卖的非常好。
但是日本国产雷克萨斯却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在从日本走出去之后相继选择了几个国家扎根。
而这些国家中印度都有,却没有连年进口上万的中国。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雷克萨斯做出这样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来,雷克萨斯终于来到中国,这一改变将会让其发生怎样的改变?
选择印度
曾经在对于雷克萨斯车的宣传中,官方有这样的报道:印度“国产”雷克萨斯,中国国产化之路还远吗?
这是日本雷克萨斯走出日本之后选择了美国之后的第二次抉择,坐落在了印度。
信息来源:中国汽车报 2015-7-8 雷克萨斯进军印度
图片来源于中国汽车报
虽然是德克萨斯自身的选择,但是大多数人都感到不理解,毕竟第一次选择美国还是非常好理解的,市场等相应的供应链十分发达。
这样的眼光使得大多数人猜测,第二次可能会选择中国,但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原因综合下来大概有三个领域。
当年扎根印度的时间是2020年,正值特殊时期,中国国内对进口车辆的需求非常小。
中国市场巨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印度同样拥有这样的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印度的贫瘠导致了各方面产业都比较缺,所以竞争力是非常小的,其他汽车厂商都争先恐后地选择,是抢占“贫瘠”市场的先机。
第二点也是比较关键的,因为印度市场比较贫瘠,所以很多物价都是较低的,而汽车生产成本本身是具有一定的高昂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发展能够更加顺利。
那么原因知道了,投资过后还要看的就是“收成”。
印度这个地方,发展本身就有“赌”的成分,在之后的发展中状况如何呢?
“进军”印度的结果
事实上印度这个地方说抢手也是非常抢手的,但是很多国家都是选择驻足观望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印度虽然市场大,国内产业缺乏,非常适合一些竞争力大的产业扎根,但是却也有一些隐藏因素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
就拿雷克萨斯这样的汽车产业来说,要是想要在印度扎根,要考虑的就非常多了。
虽然东西可能便宜,但是要考虑在扎根地附近是否有,或者运输是否能保证不浪费很多的成本。
再一个就是印度的很多地区是比较特殊的,人均对汽车的需求量可能较小,就算很多人没有或者缺少也是难以售卖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重要的一点是就算集齐了这些需要的因素,也要考虑成品是否合格,毕竟许多消费者对于印度生产都有一定的固定认知。
一旦出现差错,可能会比平时的损失还要巨大,信誉的建立是关键也是困难的点。
而且既然是售卖,纵然是产地在印度,也会售卖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众多人能够有许多受众群体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是对于印度建厂的担忧,具体也要看实际情况,那么每年能买多少辆就成了一个好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消息显示,雷克萨斯在印度的年销仅仅是500到600左右,算是较低水平。
如果一个数字没有概念,对比就会成为鲜亮的打击,雷克萨斯没有在中国建厂,但是在中国的销量就达到了20万辆。
不可谓不震惊,这种对比也将“性价比“展露的非常精彩。
那么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来了,雷克萨斯什么时候在中国建厂呢?答案在2025年给了出来。
信息来源:钛媒体APP 2020-2-18 印度“国产“雷克萨斯,中国国产化之路还远吗?
图片来源于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于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于钛媒体APP
开创中国这一条路
在这条条大路中,日本雷克萨斯终于改变注意,将目光看向了中国市场。
2025年雷克萨斯“国产化”确定了,独资新工厂将落地在上海。
一座繁华的城市,上海的产业链也十分发达,运输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是中国发展力位居前几的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日本雷克萨斯没有选择中国的时候,雷克萨斯汽车就早早地进入了中国的市场。
也许当时选择印度的时间也就是2020年,中国的需求量还不算高,但是2021年就出现了大反转,在国内市场销量达到了22.7万辆,虽然后来有些波动,但是都稳定在一定的数据上,需求力绽放出来的生命力非常强大。
而且值得高兴的是这一次不仅是订好了坐落地区,还已经确定了12种款式的雷克萨斯在中国生产。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2-5 雷克萨斯国产官宣 独资新工厂落地上海金山
图片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这样带来的市场需求力将会大幅度提高,不同的消费者,都能够得到满足。
还有一些新的款式和性能在不断研发,将会在今后被展示,一款较为期待的汽车在2026年或许就会与车迷们见面。
丰田计划也十分给力,因为中国的市场生命力非常强大,被强调需要加大产量,看来对中国的市场是非常满意。
值得高兴的同时也应该多少有些注意,毕竟一个产业的强大带来的就是竞争力的强大,国内许多产业将会面临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需要创新与发展同行,不要因为同行的强大而感到气馁。
而是将这种竞争化作动力去发明新的,用质量再次博得大众的喜爱。
所以不只是对国外产业的吸引力的注意吗,还应该注意的是国内生产力也就是国产品牌的竞争力。
结语
纵使国际上有很多人都能看到印度市场的优先,但是要在印度占据强大的营销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强大的内核与实力。
这种选择也许是一种挑战,但是更多的还有风险,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