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我说过,大多数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相对有钱的时刻。因为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基本可以应用到大数定律,因此一个人不太可能一直走霉运,财富状况就像心电图一样,在运气好的时候,总会有相对拔尖的时刻。只不过大部分人,最后都把钱还了回去而已。

为什么?因为他们驾驭不了这份运气,这亏一点那亏一点,然后把钱给造完了。为什么干啥都亏?因为钱虽然到手了,但脑子还是原先那个脑子,而不是与这份钱相匹配的脑子,没进化,所以钱在他们手上,犹如小儿怀抱金砖过闹市,那不仅钱会丢,命都可能会丢。

其实一个人想要超过99%的人,并不需要特别大的运气,也不需要这个人有什么特殊的大天赋,只要这个人可以做到“通过运气获得财富后几乎不返贫”,那么不出20年,就能把99%的人踩在脚下。但问题来了,怎么才能不返贫呢?

我知道了,提升认知,拼命学习,让自己的脑子跟得上财富——说对了一小半,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运气到来以前,先把当下这个级别该犯的错误都给犯了。

昨天有个提问,一个大一的小伙子要做一个校园产品,我看一眼就知道漏洞百出,但我只浅浅指出几条,他后来加我微信我没通过(希望不要介意),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坑要他自己去踩。我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给他设计完商业模型,连带他想做的小程序的草图也可以画给他,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一个大一就勇于创业试错的孩子,是好孩子,他必须自己去把这些事情都试遍,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给他一份好的答卷,他就不会知道为什么非得这么干,那下一次他就还会出错。

不怕成功晚,就怕白瞎了成功。怎么会返贫?没有遍历失败的成功,基本都会返贫。什么叫遍历失败?第一次创业,吃了外包的亏,吃了管理的亏,失败了;第二次再来,这几个亏不吃了,开始吃股权的亏了,又是失败收场;第三次再来,发现前两次产品还行是踩到了狗屎运,这次怎么做也做不好,然后就开始学定位,学营销,打磨产品细节,等搞完后发现风口过了,不温不火又失败了;第四次再来,核心员工威胁老板,或者被竞争对手挖走,或者自己独立出去单干了,还带走了你的人,这下你懂了永远要给自己备两套并行班底……到了第6次第7次成功的时候,才是真成功。

如果上来就有人给你打点一切,爹的业务都平稳运行了十几年,说儿啊,江山给你了,你就这么管着就行。平时没事,但只要一出问题,你的决策和处理方案,就几乎都是错的。为什么?因为你的成功不是“遍历失败的成功”,你爹在打磨出现有业务的过程中,排除过的错误答案,在你这儿一个都没有排除过,那不管你是MBA还是NBA还是CBA,你迟早都会搞烂。

以上只是在一个维度上的“遍历失败”,很多人在本行业已经是老行尊了,平时跟人打交道也是人精,但进入投资市场后,又返贫了。你说他的认知平时看起来已经这么高了,为什么还会返贫呢?因为又是新赛道了,不管他在自己的行业里认知有多高,在新赛道里还得从头开始踩坑。如何才能不返贫?又得从“遍历失败”开始。

我给相熟的长辈推荐过几个币,我说拿住不要动,他说他投资从来都是长线,这个道理肯定是懂的。的确,人家早几十年做生意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攒了上亿的身家,照理说已经是老法师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再遇到,他不好意思地说手里的币老早就换了好几轮了,还冲过纯骗子币,亏得几乎一分不剩。

所以此认知非彼认知,你在别的地方历了错误,不代表就不会返贫了,在新的地方,你还得从小学生当起。

但只要每次在新的地方,你用于成长的成本和投入,能小于你在老地方攒下的资本,也就是在一个赛道时间足够长的新领域,不断试错失败,直到成功还没花光过去的资本,就已经可以稳定地赚新钱了——只要始终能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你就能构建起“遍历失败”的循环,所谓的“持续抓住新风口”就是这么一回事。

有人认为不返贫就是要把钱捂住,完全错误,如果是把钱捂死了,那你大概率在还没有获得大运气前,已经隔离了大运气。即当你有1000块的时候,对你而言1万块就是大运气了,你把这笔钱死死捂住,今后10万,100万,1000万的运气就不可能会光顾你,因为你非常害怕试错,怕失去,所以你的“修为上限”也被你捂低了。

真正的不返贫,是动态的,就像投资品,它可能有回调,但一步一坑踩得很结实,都踩完了以后,又能重新暴涨,这才是真正的“永恒牛市”。

投资品是这样,人生策略也应如是。成熟是什么?是一眼就能看到你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可以做到?因为那些会导致失败的地方,全失败过了。

(完)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