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望岛是菲律宾距离我国南海最近的领土,向西距仙宾礁只有185公里,但按照菲律宾独立法案,以及相关领土划界文件,巴拉望岛并非菲律宾合法领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此前网上还曾流传巴拉望岛曾属于我国,名为“郑和岛”,事实真的如此吗?
巴拉望岛—南海大门的钥匙
巴拉望岛位于菲律宾西侧,呈东北至西南狭长分布,长约423公里,宽45公里,最窄处只有9公里,总面积11785平方公里,除了巴拉望主岛,还包括周围的巴拉巴克岛、库约群岛、卡拉棉群岛等数千个小岛。
目前,巴拉望岛由菲律宾管辖,该国在此建立巴拉望省,属于民马罗巴大区下属省,该岛人口较少,只有31万人左右,且岛上居民多以农业和渔业生产为主,另外还包括少量的矿业,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原始未开发状态,因此巴拉望岛也被誉为“海上乌托邦”,并被菲律宾人视为是“菲律宾最后的一片净土”。
巴拉望岛战略价值巨大,这里是连接菲律宾吕宋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交通要道,巴拉望岛南侧巴拉巴克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巴拉巴克海峡,连通南海与苏禄海,向西直面横穿南沙群岛中央的南华水道,是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航运和战略价值巨大。
同时,巴拉望岛因贴近我国南海“十段线”,向西距离我国南沙仙宾礁仅有185公里,距离仁爱礁198公里,距离美济岛250公里左右,因此,该岛也被菲律宾视为是进出南海的重要战略前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巴拉望岛还是美国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美国在南海战略布局的一个关键节点,2023年美国就曾计划在菲律宾新增四个军事基地,其中一个便位于巴拉望岛最南端的巴拉巴克岛。
巴拉望岛的主权争议
此前网上曾有声音指出,巴拉望岛原被叫做“郑和岛”,曾是中国“固有领土”,在此需要证实的是,据维基百科显示,元朝时期,郭守敬四海测验时,南极点曾定为黄岩岛,但这里的黄岩岛并非指的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而是当时苏禄国的巴拉望岛。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也曾途经巴拉望岛。不过,巴拉望岛曾被命名为“郑和岛”并且曾属于我国,却并没有权威可靠的历史依据。并且我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是非常严谨的,巴拉望岛位于“十段线”之外,这也就意味着该岛自古以来并不属于我国领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菲律宾对巴拉望岛的主权主张也缺乏一定的法理支持。16世纪初,巴拉望岛曾被西班牙殖民,但由于当时岛上的摩洛人不愿归顺基督教,因此,西班牙将这里划为单独行政区,后19世纪末,通过美西战争,美国结束了西班牙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通过签署一系列条约,开始划定菲律宾边界,其中指明菲律宾西部边界以东经118度线为界,这就导致有一半的巴拉望岛并不在这一边界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拉望岛又被日本占领,直到二战结束后,菲律宾才宣告独立,巴拉望岛也交由菲律宾代管。只是相关文件中,并没有指明巴拉望岛主权归属,也没有将其划入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
按照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等一系列菲律宾合法领土划界条约,菲律宾即便以东经118度线为界,巴拉望岛西部一半也并不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内。
至于菲律宾一直以来对黄岩岛、仁爱礁等我国南海“十段线”内岛礁的主权声索,更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