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人们在低温中出行。 (新华社发)
近年来,韩国因出生率持续下降而被称为“超低生育率国家”。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2023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0.72,创下历史新低。然而,今年年初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韩国2024年的出生人数出现了9年来的首次增长,这一变化令韩国在应对低生育率的挑战中重见曙光。
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的统计数据,2024年韩国新生儿登记数量为24.23万人,比2023年增加了7295人,增幅达3.1%。这是新生儿登记数自2016年达到41.19万人峰值后,8年后首次出现反弹。
专家认为,2024年韩国新生儿登记数难得一见的正增长,与韩国政府近年来持续推出缓解年轻家庭经济压力并营造更有利婚育环境的一系列政策不无关系。尤其是去年全面实施的经济支持政策,被认为是此次出生人数回升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2024年初,韩国保健福祉部宣布大幅提高对2岁以下婴幼儿父母的补贴,借此进一步鼓励生育。据韩国媒体报道,按照新政策,家中有1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月可以获得100万韩元补贴,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医疗、生活和早期教育开支;抚育1岁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得到50万韩元补贴。
地方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力度更大。以首尔市去年新生儿增长率最高的江南区为例,区政府对于新生儿父母将提供200万韩元特色事业生育养育支援金和最多100万韩元的产后健康管理费,加上中央政府和首尔市政府的各项补贴,新生儿父母拿到的补贴总额高达790万韩元。这些政策直接减轻了年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在生育决定上减少了后顾之忧。
同时,住房政策的优化进一步助力年轻家庭的婚育决策。在房价高昂的首尔、釜山等大城市,政府为新婚夫妇提供低息贷款和租赁补贴,缓解了高房价对年轻人婚育意愿的限制。许多此前因经济压力推迟生育计划的年轻人,借助这些政策得以迈出人生下一步。
在工作与家庭平衡方面,韩国政府实施了重要改革。从2024年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父母双方可分别享有长达1年的带薪育儿假,政府将对企业提供补贴以弥补员工休假期间的经济损失。这一政策不仅减轻了母亲独自承担育儿责任的负担,还促使更多男性参与到育儿中来,推动家庭角色的重新分配。此外,企业逐步推行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模式,为育儿期家庭提供更多便利。这种政策的实施,明显提高了年轻家庭的生活质量,并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除了政策层面的支持,社会文化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生率回升。长期以来,韩国社会存在“育儿是女性责任”的传统观念,这让许多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之间面临两难选择。然而,近年来性别平等观念提升逐渐改变了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男性主动参与家庭事务,尤其是在育儿方面,这缓解了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心理压力。此外,政府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家庭价值观”,塑造了更加开放和支持的社会氛围。例如,一些企业开始推行“育儿爸爸奖”,鼓励男性主动使用育儿假。这样的文化转变不仅有助于改善性别不平等问题,还为更多年轻夫妇创造了更宽松的育儿环境。
经济回稳也是出生率小幅上升的关键原因之一。2023年,韩国经济温和复苏,青年失业率有所下降,就业市场的稳定为年轻人提供了经济保障,尤其是在高房价的首尔和其他大城市,房价涨幅放缓进一步增强了年轻家庭的经济信心。与此同时,疫情后的“补偿性生育效应”也在此次出生人数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疫情期间,许多人的婚育计划被迫推迟,目前这部分积压的需求逐步释放,直接推动了出生人数实现短期增长。
尽管2024年韩国出生人数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数据并不足以扭转低生育率带来的挑战。韩国的人口总数依然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底,韩国总人口为5121.72万人,比2023年减少了10.81万人,这已是人口连续5年减少。与之相比,出生人数的增幅仍显得微不足道。
韩国专家认为,2024年出生人数的回升是积极信号,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一趋势转化为长期的出生率提升。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教育、住房和医疗领域的投入,减少年轻家庭在这些方面的经济负担。同时,还需要在企业文化和社会观念上持续推动变革,为韩国女性创造更友好的工作环境,使她们能真正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经济日报驻首尔记者 杨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