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澜昌
英国《自然-医学》期刊的最新研究再次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警告:如果全球继续拖延气候变化的应对,极端天气将会在本世纪末导致欧洲数百万人死亡。这个数字不仅令人震惊,更是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加剧的铁证。没有任何人能再忽视这个问题,也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让我们继续躲在温暖的伪装下,幻想气候变化只是遥远的未来。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愈发猛烈,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地中海地区,特别是西班牙东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已经成为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受害者。研究显示,若各国不立刻采取行动,到2099年,欧洲可能会有超过230万人因炎热与寒冷等极端天气而死于非命。极端天气带来的死亡将比寒冷天气引发的死亡还要多,而这恰恰揭示了气候变化的一个致命真相:我们从未真正理解过“高温”的威胁。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相对温暖地区的人来说,可能难以想象温度上升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等灾难。但是对那些生活在酷热地带的人们来说,每一度升温都意味着更多的死亡、更高的社会成本以及更严重的社会动荡。随着高温事件的增多,我们所拥有的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都显得如此脆弱。即使是最富裕的国家,最先进的城市,也无法抵挡气候变化带来的长远影响。想象一下,当全球气温每年升高1℃,我们是否能够承受随之而来的各种极端天气灾害?
然而,全球许多国家仍然拒绝正视这一问题。即使《巴黎协定》设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却依旧在“退群”或拖延谈判,不愿做出实质性承诺。美国的退出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一个世界级大国,竟然选择背离全球气候行动的主流方向,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作一个“空洞”的政治议题,而非生死存亡的关乎全人类未来的大事。这种视而不见的态度,究竟是在逃避现实,还是在谋划将世界推向更深的灾难深渊?
大国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已经把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行动拖入了死局。在这场全球气候变革的大棋局中,气候问题早已被政治化、经济化。气候变化的灾难并非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难题,而是全球每个角落都无法躲避的共同危机。当我们聚焦各国之间的争吵时,忽略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抵挡气候灾难的威胁。无论你是一个全球经济强国,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气候变化将带给每一个国家的都是同样的死局,最终的结局不会有赢家。
然而,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却处于泥潭中,陷入了政治博弈的恶性循环。西方大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分歧和“自私”行为,使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举步维艰。美国的退出给全球气候协议带来的重大冲击,令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景变得更加黯淡。与此同时,欧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关切,但其内部的矛盾和利益纷争依然让气候政策的推进步履蹒跚。无论是欧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统,还是各国的减排承诺,都因短期经济利益和国内政治压力而缺乏足够的执行力。
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一个庞大的全球经济体,正在以自私自利的姿态,继续排放二氧化碳,继续为化石燃料铺路,为自身眼前的利益涂脂抹粉,最终却将全球推向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气候变化的威胁正以无法控制的速度加剧,但全球领导人却依然在为眼前的经济利益争斗,漠视已经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
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谁都不能逃避责任,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全球气候治理的失效,直接后果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极端天气,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使得我们的星球变得不再适宜居住。这不是某个特定区域的危机,而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眼下的应对措施,只是挽救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应急举措,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气候变化的步伐。
至于那些所谓的“适应措施”,例如增加城市绿地和安装空调等,这些措施无疑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如果全球继续将希望寄托在这些表面上的“应急措施”上,那么人类将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适应气候变化不是在面对火灾时装上一层防火涂层,而是在火灾爆发之前就做到彻底改变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了生存下去,全球必须放下眼前的短期利益,站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上,实施全面、严格的减排政策,推动新能源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仍停留在为“适应气候变化”而修修补补的阶段,根本没有从根本上采取措施遏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即使有的国家提出了减排目标,依然存在拖延和规避的情况,甚至在气候谈判中大搞“政治秀”。这种短视和自私的行为,不仅会加剧气候灾难,也注定会将后代推入无尽的灾难深渊。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已经没有任何借口可以逃避了。如果我们继续拖延,继续逃避责任,最终将迎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人类,是否能在气候变化的死局中找到一条出路,关键在于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放下眼前的利益,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制定气候应对政策。我们必须直面现实,扭转危机,拥抱全球协作,采取真正有力的行动。否则,未来的气候灾难将不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而是我们无法避免的终极审判。世界已经不容忍空谈。我们只有行动,才能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