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当高速列车风驰电掣般穿梭于各大城市之间,成为现代交通高效与便捷的象征时,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却以一种别样的姿态,不疾不徐地穿梭在四川盆地的崇山峻岭间。列车长李光秀,这位深受大家喜爱的“秀秀车长”,则是这趟列车的主心骨,用热忱和责任书写着坚守。

作为新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成渝铁路,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见证了成渝百年“双城梦”的开始,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今年春运前,为再现成渝铁路70余年的光辉历程,重庆客运段打造推出“成渝记忆”主题车厢,通过老照片45副,老物件图片10张,图文并茂地描绘着成渝铁路从规划到建成,再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艰辛与辉煌,吸引众多旅客、火车迷和学生上车打卡、研学。

而列车长李光秀,这位深受大家喜爱的“秀秀车长”。出乘前,李光秀总是认真整理着装,仔细审视镜子,确保领带打好、发髻挽好。一切就绪后,她便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步伐,迎接旅客的到来。

11:40分,5612次列车从江津站出发开往内江,列车缓缓开动,“成渝记忆”主题车厢已是氛围感拉满,红彤彤的灯笼、喜庆的福字和拉花,处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息。几名家长特意带着孩子来打卡这趟“慢火车”,体验独特的“慢时光”。

李光秀当起讲解员,介绍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的传奇历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家长们也收获满满。这趟“记忆之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成长体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历史、传承文化的种子。


“现在,我们这趟‘慢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成为了传承铁路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流动课堂。”李光秀说。

在迎祥街站,一群特殊的乘客登上了列车。他们是十来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每个人背着一个背篼,结伴去沿线小河沟垂钓。因为经常坐车,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70后”“80后”。


每次他们乘车,李光秀总是热情地与他们聊天拉家常,询问近况,倾听他们对新一年的期盼,还不忘提醒出行安全,到达目的地时,李光秀会协助他们下车,目送他们远去。

天色渐暗,列车在暮色中继续前行。李光秀和班组的同事用爱与责任,坚守在岗位上,让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成为温暖的流动港湾。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通讯员 余英 钟颖 胡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