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春寒料峭,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厅里却已春意盎然。昨天上午9点半,演员们走进练功教室,悠扬的钢琴声与足尖叩打地面的嗒嗒声准时响起。上芭“春季演出季”将于2月14日拉开大幕,分别在上海大剧院和前滩31演艺中心,连续上演《歌剧魅影》《天鹅湖》《白毛女》《茶花女》等芭蕾舞剧。

海派芭蕾绽放新春“第一枝”,其背后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持。“春节长假刚过就迎来新演出季,演员们要在两个星期里连跳4台不同风格的大戏,是不小的挑战。”上芭艺术总监辛丽丽告诉记者,《歌剧魅影》《茶花女》是文学经典的芭蕾演绎,《天鹅湖》是西方古典芭蕾巅峰之作,《白毛女》则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2月3日起,芭团就恢复了日常排练,为演出恢复状态、储备体力。当红幕打开那一刻,演员必须以最好的状态登台起舞,这是我们对艺术品质的不懈追求。”


(摄影:张挺)

留下海派芭蕾独特烙印

在“春季演出季”中,上芭首席主要演员、副团长吴虎生将率先登台。《歌剧魅影》将于2月14日在上海大剧院亮相,他不仅出演男主角“魅影”,还负责整台演出的制作统筹任务。昨天中午11点半,吴虎生在排练厅里挥汗如雨,打磨动作和表演细节。“‘魅影’身上背负着太多压力,他既有偏执嫉妒、愤怒狂暴的一面,又有善良温暖、孤独脆弱的另一面。人物性格上的复杂多变,情感上的大起大落,演绎起来很有挑战性。”吴虎生说。


上芭原创芭蕾舞剧《歌剧魅影》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通·勒鲁191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是首部以芭蕾语汇演绎该作的全时长舞台作品。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讲述藏匿在巴黎歌剧院里的“魅影”以近乎疯狂的方式试图控制整座剧院、主宰芭蕾新星“柯莉斯汀”命运的故事。该剧由英国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担任编导。舞台上,精致优雅的海派芭蕾、英式戏剧的强大张力、深邃神秘的舞台、梦幻宏大的音乐同力汇聚,为文学经典带来新的生命和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这部舞剧通过精巧的戏剧结构、精准的人物设定,讲述了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辛丽丽坦言,“在这部全球知名经典IP上,我们留下中国艺术家和海派芭蕾的独特烙印。”


(摄影:张挺)

下午4点多,上芭首席主要演员戚冰雪还在一遍遍专注练习,她在为《歌剧魅影》中的“柯莉斯汀”角色全心准备。“‘柯莉斯汀’看似单纯,其实她也经历了起伏波动的情感考验。尤其在面对‘魅影’时,她会感到害怕、好奇、恐惧、同情,甚至心疼。”在戚冰雪眼中,如何将层层递进的情绪通过肢体、表情和眼神传递给观众,需要不断地揣摩。“戏要一直磨,每次都会有新想法。”

舞出上芭的精气神

1月29日大年初一,由上芭演绎的创意舞蹈节目《天鹅绮梦》登上“春满东方·好巳花申”2025东方卫视春晚。“天鹅”飞临各大上海文旅地标:拥有百年历史的邮政大厦、饱含艺术风情的外滩美术馆、承载半部上海近代史的苏州河……城市地标与舞蹈艺术在此刻交相辉映。当交响乐奏至高潮,浦东美术馆镜厅的玻璃上同时倒映出天鹅舞姿与外滩夜景,海派文化的魅力被具象化了。2月18日至19日,上芭将携经典版《天鹅湖》再登上海大剧院舞台。剧中,48只“白天鹅”汇成海洋,在舞台流动变化出完美对称的队形,不仅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还征服了大批欧美观众,海外演出超百场。


(摄影:张挺)

2月22日,上芭将携经典舞剧《白毛女》亮相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场,带领观众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另一部上芭出品的新作《茶花女》将于2月28日上演。“60岁”的《白毛女》依旧焕发着强大生命力。如今,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青春版演出中,第九代“大春”“喜儿”“白毛女”都是不满25岁的“Z世代”,他们从前辈艺术家手上接过接力棒,于舞台上绽放激情。许靖昆、郭文槿、赵美慈、冯子纯等在各大国际芭蕾舞比赛中摘金夺银的演员们将以蓬勃朝气舞出上芭的精气神。


“通过持续推进优秀剧目的创排演出,上芭不断选拔和培养芭蕾新星,让有潜力的演员与世界级编导、艺术家合作,拓宽艺术视野。”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季萍萍透露,根据茹志鹃同名小说改编的芭蕾舞剧《百合花》已完成内部试演,目前正在打磨提高,今年7月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芭蕾舞剧《木卡姆》(暂定名)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观众见面,以现当代芭蕾语汇为基础,结合新疆舞蹈、民俗元素,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