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瓷都车站里的“外交使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曦 通讯员 余建 陆佳骏
"Don't worry,may I help you?"景德镇北站的检票口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面露焦虑,客运员李张世缘发现情况后赶忙上前用英文询问道。原来这位外国旅客所乘的G1440次列车即将停检,找不到检票口的她很是焦急。了解情况后,李张世缘指引她赶到了对应检票口,确保她顺利上车。
今年春运恰逢国家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和春节申遗成功,外国游客的“中国游”热潮高涨。在“千年瓷都”,景德镇北站春节假期内共计接待旅客13.37万人次,其中外籍旅客1073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
“我叫‘世缘’,意味着与世界结缘。”谈起学习英语的初衷,李张世缘打趣道。2023年9月,李张世缘来到景德镇北站工作。杭昌高铁开通以来,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校时便颇爱英语的她试着开起了“译站”,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提供起了乘车指引、旅游引导等服务。
“刚开始真的很难,因为我只会‘哑巴英语’,口语听说能力过不了关。”李张世缘回忆道。为了突破语言障碍,她每天利用休息时间背诵单词,在上下班的路上听英语广播,遇有外国游客便主动上前交流。在刻苦的学习下,李张世缘掌握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同事们戏称她为“景北外交官”。
“语言不通的时候,在外旅行的外国友人往往会不知所措,放大焦虑。”李张世缘说道。春节假期值班期间,她遇到一位澳大利亚的老人,老人焦急地指着电子屏上的车次信息。沟通后李张世缘了解到,老人错过了去婺源的列车,她帮助老人改签了就近的下一趟车。临别时,老人掏出一块吊坠想要相赠,她指着肩上的路徽摆了摆手,礼貌拒绝。
"I recommend that you visit the Tao Xichuan.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orcelains."在“外交”时,只要有机会,李张世缘就会向外国游客介绍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推荐景德镇的游玩去处。她的制服口袋里常年放着一本记事本: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釉里红—underglaze red、瓷板画—Porcelain painting……一个个瓷文化相关专业术语密密麻麻地记载上面。“我想做瓷都文化与世界人民之间的桥梁,向世界推介景德镇。”李张世缘说道。
“前天有对英国老夫妇特别可爱。”李张世缘笑着说道,“老先生拿着放大镜对照站内中英标识,非要找‘景德镇北站’对应的英文翻译是不是有特殊含义。”她领着二老参观车站的大型瓷板画,用英语解释“候车厅瓷碗造型源于宋代影青斗笠碗,就像我们捧起双手欢迎四海宾朋。”
近期以来,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各国游客明显增多,李张世缘觉得只会英语已有些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以工作为课堂,如今她正在努力学习日语、韩语和西语等各门语言,掌握这些外语中与铁路客运工作相关的常用句子。
“每当收获‘三克油’时,都是我成就感满满的时候。”李张世缘说道。夜幕降临时,又一列高铁载着五洲来客驶向暮色中的瓷都。“中国的英文是China,瓷器的英文是china。我希望景德镇北站能成为瓷都的名片,用贴心服务让外国友人的‘中国游’充满美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