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台湾《联合报》2月6日刊登社论,题为《忙洗脑慢生成:台湾勿因内斗输掉数字革命》。文章摘编如下:
DeepSeek(深度求索)引发的热议不止,绿营侧翼却忙着挑毛病,批评它受思想审查,驳它低成本所言不实。这种“求真精神”令人佩服,却也令人质疑,这些人不久前还在替当局散布海量假信息。台当局也没闲着,借机大内宣“删预算不利发展AI(人工智能)”,却无法具体指证蓝白阵营耽误了什么计划。台当局只关心它能否用来内斗洗脑。
政治凌驾科学一直是台湾地区的问题。当欧美国家严肃检视DeepSeek对科研、市场的影响,台湾地区却一味否定与禁用。眼前面对的是一波数字革命挑战,当局却只想把兵临城下的困境,顺手怪罪政治对手。
台当局以单维度政治思考要求禁用DeepSeek,却避谈台湾地区在数字战场迟未发展出自己的生成式AI,连长期政策也付之阙如。
不同于传统AI擅长分析数据,生成式AI更能理解和模仿人类创作,大型语言模型(LLM)则是其中重要的角色。它强大的功能,正改变人类与机器的互动,提升工作效能。DeepSeek和ChatGPT都是LLM。近年“中研院”和民间借ChatGPT发展类似工具,都面临一个困境:繁体中文版数据高度不足,影响推广应用。
而简体中文版资料量大,并多可转为繁体中文版。反而本地许多重要及严谨的资料存于民间企业,除了著作权问题,数字化程度也不足。
台当局极力宣传“让世界看到台湾”,其实往往是在洗民众的脑,台湾地区在网络世界中产出的繁体中文数据反而愈遭边缘化。研发团队因欠缺足够的繁体中文版语库训练模型,故格外倚重网络公开数据;偏偏台当局长期利用公帑制造假信息,影响了真实性。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力推AI主权,台当局嗨到不行,把供应链当成AI主权的象征。其实台湾地区连基础建设都还残缺,号称发展算力,实不及韩国三分之一,何况台湾地区电力还是个大问号。
由此看,DeepSeek问世,重点不在政治审查,而是台湾地区能否跳出算力门槛和意识形态藩篱,尽快找到自主研发的途径,并持之以恒不受政治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