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月6日上午,亳州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会议。会上,亳州市就下一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了详细部署,吹响了全市2025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的安徽碳什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生产高性能导电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亳州市一直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聚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高能级平台建设、“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实施“六一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2024年,亳州市研发投入增长19.1%、居全省第2位,其中,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5.5%、居全省第1位。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214家,增速居全省第2位。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实现近三年零的突破,增速居全省第1位。“新年新气象,我们将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体系、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亳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郑虹表示。
近年来,谯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创新百强区”。坚持强化创新主体培育,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5家、同比增长103%,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为亳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谯城区委书记周霄说。
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员工用中药材二维码追溯系统核查中药饮片信息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家们深有感触。
近年来,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取得创新成果40余项,专利38项,获得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协和成药业从2005年销售收入几千万元,发展到2024年销售收入13亿元,靠的就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维合说,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争取再上新台阶。
蒙城繁枫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真空装备制造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近百项,2024年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碲化镉高效薄膜太阳能整线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2024年交付了宸亚能源330MW碲化镉薄膜组件生产线,为国内单线产能最大、单片尺寸最大、组件功率最大的设备,打破了美国技术封锁。”蒙城繁枫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润才说,下一步,公司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聚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基地,为亳州高端装备制造业注入新动能。
谈感受,说创新,话发展。企业家们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必将为亳州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安徽九洲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中药全品类研、产、销一体化企业,皖北地区唯一一家安徽省现代中药产业创新研究院落户于此
当前,亳州正处于动能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亳州市将坚持以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完善创新布局,深化数实融合,强化金融支撑,厚植人才基础,奋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亳州市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既关注产业的未来,又布局未来的产业,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互促并进,着力构建具有亳州特色的“4+6”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有中生新”,培育发展中医药、白酒、建材等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兴产业“茁壮成长”,聚焦生命健康、高端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领域,提升产业培育质效。推动未来产业“无中生有”,加快编制《亳州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亳州市“十五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亳州市将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力、积极争创更多平台在亳州落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从“生产线”走向“大市场”。
亳州市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倾斜,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培育一批掌握行业专精特新技术的“隐形冠军”和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
亳州市将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科技、产业、财税、金融、教育、人才等政策贯通协同,把国家、省支持创新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提高创新环境的包容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新”征程上,亳州市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全市经济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记者 韩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