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9点多钟,西江岸边还有淡淡的白雾升腾,云安区都杨镇云棚村渔民余叶和已经上了他的小渔船,收拾好渔网、鱼线、探照灯等捕鱼装备,开着渔船向不远处的西江特大桥附近水域进发,开始了一天的捕鱼作业。


麻利地撒下渔网,静静等待几分钟后,余叶和小心翼翼地拉起渔网,湿淋淋的网眼上挂着七八条鱼,有鲮鱼、鳙鱼等品种。余叶和赶紧把鱼放好,然后认真清理一遍网具,换一片水域再次撒网,几分钟后再收网。如此反复,直到将近中午,就打到了10多斤鱼,主要是鳊鱼、泥鲢,收入100元左右。

今年60岁的余叶和从小跟着父亲以渔为业,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能够保障家庭基本生活所需。他告诉记者,打鱼这一行挺辛苦的,每个季节、每天随着潮汐变化决定工作时间,冬季的早晚是打鱼最佳时间,风大、水汽大,很辛苦,且收入也不稳定,打到大鱼时全家都开心,有时一天打不了几斤,还不够生活。“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有稳定工作,打鱼不是我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平时出去打鱼一两次补贴家用,像这两天家里孩子都回来了,打鱼回来自己吃也挺好的。”余叶和说。

半生闯荡风浪里,余叶和懂得了敬畏。他认为政府对西江流域严格管理非常好。“近年来,西江生态水环境变好了,一些以前少见的鱼类也多了起来。电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没有了,大家都是持证捕鱼,到禁渔期就休养生息,到解禁才开始捕捞。”

据了解,如今我市渔业正加速从传统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转型。有些年轻一代的渔民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转向发展陆基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养殖;有些经营以休闲垂钓、水上游乐为主题的农家乐或民宿。



来源丨云浮日报数字报

一审丨陈海杏

二审 丨严志昌

三审丨汪远志

创文:




觉得不错,请点这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