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一件内画作品《蛇年贺岁》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2月4日,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粘跃峰正在创作蛇年题材内画文创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摄

“这件作品融合了福、禄、寿、喜、财等多重吉祥寓意,其中小蛇俏皮,昂首吐信,就像在轻嗅新春的气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介绍,蛇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春节前后,他们组织画师精心创作了十余种蛇年文创作品,深受市场青睐。

一壶一世界,方寸藏乾坤。衡水内画也称冀派内画,是一种在透明或半透明容器的磨砂内壁上作画的独特工艺,具有“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多年来,作为内画艺术展示的重要平台,每逢春节,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都会策划推出新春主题的文创作品,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北京、天津等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左手执瓶,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提笔入壶……在博物馆一楼,来自北京的李中华先生正在体验内画的创作过程。“看起来不难,没想到画起来是真不容易。”李中华是一位美术爱好者,春节假期和亲友结伴游玩时,专门来衡水看内画。

《灵蛇纳福》《金蛇献瑞》《祥蛇捧福》……一件件精致的蛇年文创作品摆在博物馆展厅的显眼位置,有的是水晶鼻烟壶,有的是摆件,有的是饰品,灵蛇造型憨态可掬,俏皮活泼,令人爱不释手。李中华和亲友们细细挑选,赞叹不已。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粘跃峰是王自勇的学生,他在博物馆为游客义务讲解内画发展历程以及个人创作心得。在互动环节,他将一支钩毛笔伸入鼻烟壶内,时而蘸水调墨,时而又洗笔揉色,手指轻捻,娴熟地在瓶壁上进行勾勒、皴擦、点染,等到笔从烟壶内移出,一条灵动的小蛇尽显神韵,色彩丰富,年味满满,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创作一件品质上乘的内画作品,非常考验画师的耐心和细心。“为了更好地呈现蛇年新春的意蕴,画师们从设计草图绘制,到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直至最终成品完美呈现,无不力求极致。”粘跃峰介绍,每件作品完成创作少则五六个小时,多则七八天,将新年的美好祈愿融入笔墨之中。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每年有十几万人次的客流量,是目前冀派内画活动交流的中心。春节假期,前来参观的游客每天达200人次以上,其中不乏慕名前来的京津游客。“我们以博物馆提升内画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产品竞争力、影响力,进而引领市场需求,推动内画生活化、时尚化和产业化,让内画艺术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王自勇说。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王自勇等衡水内画从业者不断创新,水晶球、屏风、花瓶、笔筒、精油瓶、酒瓶等150多项寻常物品成为内画新载体和衍生品,并变成一件件精美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每年约三成订单来自京津。(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