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打卡羊山石城的路上,依次经过杭州萧山的三昧殿和绍兴的龙图禅寺。而比较让我感兴趣的是两者本来都应该跟我们历史上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包拯包龙图有点关系,事实上却出乎意料,羊山后面的龙图禅寺和包青天似乎并没有什么渊源,反倒是路边三昧殿里,正经盖着一座龙图殿,里面供奉着英姿伟岸且高冠革履的龙图大人造像。





因为它的规模貌似不小,地理位置又出众,相信大部分司机都曾在建设四路被它的红墙青瓦造型吸引到过吧。而为了彰显其“身份”,就算是背面,也用简易的黄漆红底印出三个大字:“三昧殿”。





“三昧”在佛教中意味着“正定”或“禅定”,代表了专注一境、内心平静的状态。这也体现了寺院的精神内核,即为信众和游客提供一个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场所。可惜通过网络搜索一番,却完全找不到这座三昧殿的出处和历史,出于好奇,我便径直入寺参观了一圈。





在寺内边走边拍,大概是临近春节的缘故,接连碰到三四位骑电瓶车过来帮忙的村民大姐,看到我这陌生人后却并不作理睬,颇有点广迎八方来客的姿态。





寺庙内部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平平无奇,整体布局形似较大的四合院,除各种殿宇外,一侧还比较突兀地搭着一座戏台,可见三昧殿除了宗教活动,偶尔也是当地村民开会或者看大戏的地方,显然这里不仅传承了佛教的教义和文化,还承担着丰富当地文化生活的重任。





纵观全寺,除了供奉的神佛外,宝殿前合二为一的“二龙戏珠”浮雕和圆窗上的松鹤延年”雕塑也挺精致。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最后终于在寺门对面的角落里发现这块“三昧殿庙史”石碑,我也从中对之了解一二。原来“三昧殿原系一个龙图殿一个三昧庵为前身,早在清咸丰年间就坐落在盈下围前端,一九二五年由于钱塘江南岸倒塌,泥菩萨搬到江北五福凉亭寄放,到一九三六年,南岸复涨土地还原……”而历经沧桑之后,眼前的三昧殿其实是2005年重建的。





三昧殿庙的详细地址是:“萧山区建设四路与盈中路交叉路口往南约100米”,离它最近的车站是“三盈村”,当地793路公交车可达,但下车后还需要徒步700多米。因为路口旁边的道路宽敞,我来的时候还停着两三辆貌似在这里过夜的大货车,所以自驾过来,临时停靠一下应该没什么关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