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有没有考虑过薛宝钗?答案是肯定没有!原因都不仅仅是因为林黛玉,而是为了林黛玉,她老人家都放弃了史湘云。
贾宝玉的三个表姐妹中,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不光是远近亲疏和先来后到的关系,更是身份地位的差距。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论身份和家世,史湘云无疑最高!薛宝钗都不用提,只说林黛玉的父亲是探花,祖父以上是四代列侯,但比之史家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论官职,林如海不过是前科的探花,钦点的巡盐御史。探花看似风光,巡盐御史看似皇帝信任,但比较史公的尚书令,什么都不是。
古代科举文官,中进士只是开始,最终目的就是挤进权力中心。探花再好也不过是个区区进士。而史公却已经站上了权力的最巅峰。尚书令就是当朝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别人怎么比?
论爵爷,史家是保龄侯世袭。以史公的一朝宰辅的地位,他的侯爵相当于萧何,你让别的侯爵怎么比?
历朝历代的侯爵与侯爵,也不是同等级,但史家保龄侯肯定是最顶级。
史湘云父亲是三代保龄侯,她是妥妥的保龄侯府千金大小姐,论身份在金陵十二钗中,她都是翘楚,林黛玉也不如。
论教养,史家能够出尚书令,可见其书香门第之盛。且史家第三代不光世袭保龄侯,更是又出一个忠靖侯,什么样的教养?何况四大家族在京中的房数,史家最多足足十二房,光靠史公一人很难繁衍这么多子孙。
所以,与贾家都是宁荣二公后代不同,史家肯定还有堂族,而能够在京城立足,肯定也是当官的。证明史家的兴盛可不是一般人家可比。
如果没有林黛玉,贾母心中给贾宝玉选定妻子的第一人选肯定是史湘云。这从打醮清虚观时,贾母一提贾代善就流泪,还说儿孙只有贾宝玉更像他爷爷侧面表现出来。
那史湘云无论性格和模样都颇似贾母。这从螃蟹宴贾母讲述的枕霞阁往事也得到证明。
贾宝玉和史湘云才是真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且性格又相投,家世也登对。保龄侯大小姐嫁给荣国府第四代当家继承人,又是一出当初贾代善与贾母的姻缘佳话。何况史湘云无父无母,贾母也最疼,嫁给贾宝玉正是一双俩好。
可贾母最终还是因为林黛玉放弃了史湘云,任由史家与冯嫁,许配给了冯紫英。
如果贾母不是坚决支持林黛玉,就不可能放弃史湘云,更奢谈看中薛宝钗了。
林黛玉论家世和出身不如史湘云,薛宝钗则更是不如林黛玉!
何况林黛玉好歹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小姐。更是她荣国公诰命夫人的外孙女,薛宝钗一介商人之女,尽管薛家位列四大家族之一,也是名门之后,可要匹配她荣国公诰命夫人的孙子,荣国公世袭荣国府的第三代当家人,还是根本不够格!
那个时候的门第之见宽如鸿沟。如果不是贾府第三代实在不能继续掌握军权,不得不培养王子腾代掌军权,王夫人和王熙凤根本不可能接连嫁入贾府。
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字存周,“存周”二字出自《史记·周本纪·周惠公》的典故。说的是东周时的周公国在第三代一分为二,次子与长子分袭周公国,同为周惠公。就相当于贾政与贾赦分袭荣国公第三代世袭一样。
至此荣国府一分为二,长房贾赦袭爵,传贾琏。二房贾政当家,传贾珠,贾珠死后儿子贾兰第五代无法继承第四代,由贾宝玉为继承人。
所以,读书要熟悉典故的伏笔,就能知道曹雪芹设计的是贾宝玉和贾琏都是荣国公世袭二等爵继承人。相当于宁国府的贾敬。薛宝钗的出身根本就不配与贾宝玉联姻!这从夏金桂只敢嫁薛蟠就体现出来。
贾母堂堂保龄侯尚书令千金,荣国公诰命夫人,竟然娶一个商贾之女做嫡孙继承人的妻子?她老人家不想被戳断脊梁骨就绝不可能同意。
事实上,根据刘姥姥的“雪下抽柴”故事影射。贾母是在林黛玉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二女同嫁后,很快寝食难安(南安)病入膏肓。贾宝玉为了人伦大节答应父母娶薛宝钗为妻,替祖母“冲喜”。结果婚礼当晚,贾母就去世。
老太太相当于用生命“反对”薛宝钗,是书中给出的明确伏笔。薛宝钗正因为贾母去世守丧,不得与贾宝玉圆房。直到贾宝玉出家而去,还是完璧之身。
当然,以上内容和论点,是个人根据原文伏笔的梳理和总结。熟悉君笺雅侃红楼之前文章的都清楚,不熟悉的不妨搜索一二。一万多篇文章,有不少相关解读,不多赘述。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