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最大的帝国,横跨欧亚大陆。且令欧洲人闻风丧胆,被称为‘上帝之鞭’。之所以被欧洲称为‘上帝之鞭’,根本原因就是蒙古人拥有大量骑兵。



而骑兵的根本,就是‘马’,为了保证战马的数量,就必须要有大量马场,并有大量养马奴,才能保证战马的供应源源不断。



元朝初期,因为灭了宋朝,忽必烈等元朝统治者为了保证南下骑兵的马匹供应,就在淮西地区(安徽江淮地区)建了大量养马场。



本来南方地区不利于养马,毕竟气候湿热,容易产生瘟疫。难以养出优良的马。



但是元朝不仅引进优良的马种到安徽马场,而且改进了养马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给马吃盐。



《元史》记载,云南“所牧国马,岁给盐,以第月寅日啖之,则马健无病”。

也就是说,每匹官马每年会发一次盐,然后选在寅日喂给马吃。这里说的“寅”是地支里的寅,地支有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寅日啖之”意味着十二天给马补一次盐。

恰好,与庐州(今合肥一带)相邻的扬州、高邮等地出产“淮盐”。在北宋所有的产盐地中,淮盐的产量占比能达一半,南宋时的占比更高。有淮盐在,元朝在淮西养的马自然是不会缺盐的。



而且元朝还强行在江南退耕还牧,建立了大片养马场。还引进了优良马种,保持江南马的质量。

所以朱元璋在打下淮西养马场后,几年的功夫就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骑兵。



要知道,骑兵在古代战争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速度快,进退自如,一群士兵骑马冲锋对步兵来说心理震撼相当大,往往骑兵的一波冲锋就击垮步兵的心理防线。



正因为拥有了马场,有了骑兵,所以朱元璋北伐也显得格外顺利。

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王朝,正是因为有了养马场。



而为什么朱元璋晚年一定要杀掉所有的淮西勋贵?

就是因为这帮人手里控制着大量骑兵,一旦造反,必定势如破竹。



历史也证明,朱元璋的做法是对的。后来燕王朱棣造反,久攻济南不下,转而绕道济南,直取南京,最终再返过来攻打济南。这一切的快速机动,朱棣靠的就是骑兵。



而且,朱棣起兵后,麾下仅有数万人,却以闪电战术出其不意连拔怀来、密云、蓟州、遵化等好几个州县,乘南军(明政府军)还未反应过来,抢先攻取了燕京以北、以东的一些军事重镇,兼并了部分塞防戍军,补充了兵源,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他得以集中兵力对付朝廷大军。这一切靠的都是骑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