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的尾声,是被霜雪覆盖的归途,亦是被温情晕染的诗章。当凛冽的寒风奏响岁末的序曲,归乡的旅人便带着一身仆仆风尘,奔赴那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奔赴那一场名叫“春节”的盛大团圆。
在城市的边缘,火车站宛如一座情感的枢纽,吞吐着无数游子的思念与渴望。站前广场上,行囊堆积如山,形形色色的人们 穿梭其中,眼神中闪烁着同样的急切与期待。有人裹着厚重的棉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仍紧紧握着那张通往家乡的车票,仿佛握住了一整年的温暖;有人不停地打着电话,用乡音诉说着归期,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背着编织袋的中年男子,粗糙的双手被寒风吹得干裂,却小心翼翼地护着袋子里给家人买的礼物;年轻的姑娘拖着色彩鲜艳的行李箱,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想必心中早已勾勒出故乡亲人们的笑脸。
列车缓缓启动,车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切换。田野、山峦、河流,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银白,像是大自然为迎接新春精心准备的画布。车厢内,欢声笑语交织着食物的香气。孩子们在过道上嬉笑玩耍,手中的鞭炮玩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清脆稚嫩的笑声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在外打拼的故事,那些或艰辛或荣耀的过往,都化作了此刻眉眼中的淡然与坚毅。有人拿出家乡的特产,瞬间,熟悉的味道弥漫开来,将小小的车厢变成了故乡的一隅,让思念有了具体的形状和味道。
列车到站,熟悉的站台在夜色中沉默而亲切。出站口,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如潮水般涌来。母亲们踮起脚尖,目光在人群中焦急地搜寻,岁月在她们脸上刻下的痕迹,在这一刻被重逢的喜悦填满;父亲们站在一旁,挺直的脊背微微颤抖,手中的烟明明灭灭,那是他们无声的牵挂。当目光交汇的瞬间,所有的言语都化作一个紧紧的拥抱,千言万语,都在这有力的臂弯中找到了归宿。
故乡的街巷,早已被大红灯笼装点得喜气洋洋。红色的春联贴在一扇扇陈旧的木门上,墨香与年味相融,晕染出浓浓的节日氛围。门扉轻启,屋内暖意融融,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气腾腾的饺子,寓意着团圆与吉祥;鲜嫩的鱼肉,象征着年年有余;还有那盘炸得金黄酥脆的茄合,裹满了家的味道,每一口都是童年的回忆与温暖。一家人围坐桌前,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那是亲情的奏鸣;欢声笑语,在屋内回荡,那是幸福的旋律。
春晚的歌声与笑语从电视中传出,为这温馨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时代的色彩。老人们坐在沙发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新年的祝福;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手中摆弄着新的玩具,对他们来说,春节是欢乐与惊喜的盛宴;年轻人则陪着长辈聊天,分享着外面世界的精彩与新奇,同时也倾听着长辈们的经验与叮嘱,那些朴实的话,如同冬日的炉火,温暖着漂泊的心。
夜渐深,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绚烂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宛如梦幻的花海。人们走出家门,仰望着这璀璨的夜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旧岁已去,新岁将启,在这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时刻,春节的温暖如春风化雨,润泽着每一个疲惫的灵魂,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去迎接新一年的朝阳,去书写新一年的篇章,去将这份温暖与爱,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
高春柳,笔名立春,1994年出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白云区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白云区贤丰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