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对结石到底有没有效?

准确的说,药物对于部分结石还未成型的患者,比如胆汁淤积、胆泥等,吃一些利胆排石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用药疗程比较长。一般胆结石不考虑长期服药治疗,因为长期服药会产生耐药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胆结石有轻微疼痛等症状,倒是可以服用一些消炎利胆的药物,配合一些抗生素,通过口服治疗,以起到控制炎症、缓解疼痛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有效的溶石排石。尤其对于已经形成的胆结石,药物溶石或药物排石的意义不大,且风险更高。

胆结石不适合排石,因为结构复杂

胆道系统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就表明胆结石不可能像泌尿结石那样药物排石。

1. 胆囊呈梨形,开口向上,胆囊管迂曲狭长,不利结石排出;

2. 胆囊无分泌胆汁的功能,并对胆汁进行吸收浓缩,无法形成高压的冲洗作用;

3. 胆囊壁薄弱,无强有力的肌层进行收缩排石。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意药物排石,小心危害重重!

患者以为的药物排石:药物刺激胆囊收缩,将胆囊内的结石挤出胆囊,排进胆囊管,将结石从狭窄的胆囊管排到胆总管,结石顺着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乳头、胃肠道,再排出体外。大功告成!

实际上的药物排石:过程路障重重,且伴有很大的风险!

1、必经之地:羊肠小道

首先,胆囊结石要排入胃肠道,必须经过一条“羊肠小道”胆囊管。而胆囊管呈螺旋状,管径最窄的地方只有0.2厘米,只有小于这个管径,结石才有可能排出。而临床中,绝大部分胆结石,都是超过0.2厘米的。

2、易发胆道梗阻,诱发胆绞痛等

当结石超过0.2厘米时,很容易在排石过程中,卡到胆囊管,引起胆囊剧烈收缩产生痉挛性疼痛,同时还可使胆囊发炎水肿,逐渐失去功能。如果胆囊结石特别大,还可能嵌顿在胆囊颈部,引发急性胆囊炎,甚至使胆囊壁坏死、穿孔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3、致使管道损伤、狭窄

即便结石顺利通过了胆囊管,进入了胆总管。结石对胆总管内壁的刺激,可导致胆总管出现炎症感染,更有可能导致胆总管炎性狭窄。

4、诱发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胆总管下端有一个阀门叫做Oddi 括约肌,一般结石是不容易通过的。一旦结石堵住这个位置,可诱发梗阻性黄疸、重症胆管炎,以及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随时可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临床中,因盲目服药排石,引发严重后果的病例也屡见不鲜药物往往只被用作缓解症状、胆结石的预防、辅助类治疗,治疗胆结石科学的方法主要还是手术。

胆结石应如何正确治疗?

不少患者服药后确实感觉疼痛减轻了,但却并不利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在药物的加持下,制造“无症状”以掩盖病情,导致反复的慢性炎症持续破坏胆囊功能,直至胆囊功能的完全丧失,最终只能切除胆囊!

而比起药物的徐徐图之,手术一直是外科大夫公认的治疗胆结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是目前胆结石治疗的两种主要方式。

胆囊切除术在20年前是许多医院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适应证包括胆绞痛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患者,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以及部分无症状胆囊结石。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改善,保胆取石得到业内的认可,使得部分胆囊功能良好且具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如愿以偿,避免了胆囊切除术造成的相关并发症,且至今尚未见严重并发症。

无论是从保留胆囊的功能性还是从患者自身的心理需求来说,保证胆囊的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