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洛闻】
政斗大戏,高潮在即
2025年中国农历乙巳蛇年新春,韩国总统尹锡悦在首尔拘留所吃上了年夜牢饭。随着宪法审查、公调处调查的推进,质证阶段将有大量重磅证人出席并提供证言,这场政斗剧将迎来第一个小高潮。
根据韩国宪法裁判所(宪法法院)公布的既定安排,2月4日,韩国时任陆军首都防卫司令李镇雨、时任韩国国军防谍司令吕寅兄、时任国家情报院第一次长洪壮源作为证人出庭做供,由于共同民主党此前通过国会听证已经爆出大量内幕,几名重要证人缄口不言,4号的庭审并没有新的重磅信息,基本成了尹锡悦自辩的舞台。
2月4日所有的证人中,时任陆军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李镇雨的证词本来应该最有分量,检方针对李镇雨的起诉书中写道:2024年12月4日凌晨,尹锡悦向李镇雨打电话指示称,进入国会拉出议员。
一旦这一指控坐实,尹锡悦将万劫不复。结果当天李镇雨拒绝就相关提问发表证词,并表示记不清检方在起诉书中所写的大部分内容。另一个重要证人,韩国国家情报院时任第一次长洪壮源虽然称,尹锡悦确实下达了 “全都抓起来,国情院接管‘反共’(反间谍)侦查权并帮助国军防谍司令部”这样的指示,但他补充道,并没有接到指示说要具体抓谁,并为此给前防谍司令吕寅兄打电话。
国会方面(控方)为此公开了洪壮源与尹锡悦、吕寅兄的通话记录。尹锡悦戒严当日下午8时左右向洪壮源打电话,洪壮源未接。8时22分左右,洪壮源与尹锡悦通电话,时长20秒。尹锡悦当时说,一两个小时之后将有重要工作,请待命。之后10时53分左右,尹锡悦再次打电话给洪壮源,指示称“全部抓起来”。洪壮源之后和吕寅兄通话,记下了具体抓人名单。这一含糊不清的表述,放了尹锡悦一条生路,尹锡悦方面的律师顺坡下驴,称尹锡悦指的是将间谍全部抓起来,证人自己曲解指示含义。
这场“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的弹劾案庭审第五次辩论,尹锡悦亲身出席。在他做证的环节,尹锡悦亲口承认“12·3紧急戒严”当时,曾经指示将军队投入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选管委)。他辩称这个指令不是为调查犯罪行为,而是为了解国家情报院此前的调查中没能搞清楚的计算机选举管理系统及其运作方式。
尹锡悦还承认曾在2024年11月29日或者30日,与金龙显(他自己任命的亲信国防部长官)讨论过宣布戒严的可能,并且仍然坚持“国会选举舞弊,国会议员资格无效”论。称他在检察厅工作时就接到了许多有关选举舞弊的汇报,其中发现了很多令人费解的无效选票。所以一直认为选举存在问题。同时,他称自己仅指示了解系统如何运作,没有指示没收服务器。
此外,尹锡悦还辩驳,称在宣布戒严前,没有告诉国务委员们此次戒严属于“警告性”举措。防长也没有告诉指挥官、司令们戒严很快会被解除,以及投入的戒严军人数不多等具体情况,所以导致各个部门自行其是,总统和防长对行动并没有完全掌握,就差直说“我也是受害者”。
2月4日,在宪法法院,尹锡悦(前排左)出席弹劾案庭审第五次辩论。 韩联社/宪法法院供图
按照目前的进展方向,尹锡悦对宪法法院只是表达了表面的敬畏,以示对韩国民主宪政体制的尊重。但是在具体的庭审层面,可以说是完全发挥了资深律师加极端政客的双重“优势”:否认一切指控,并坚持指责国会选举舞弊,国会议员资格无效,在野党通过无效的议员做出的垄断国政、弹劾总统的决议属于非法,戒严是迫不得已的“敲山震虎”,并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损失,不应该“小题大做”。在此基础之上,公调处的指控更是无源之水,不攻自破。
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姿态和底气,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从戒严事件开始后,尹锡悦一直试图抱着保守党共同进退,加上保守党内部并不团结,导致支持率一路下滑。在野党则因为反对戒严、发起弹劾,支持率一路上升,双方差距最大时达到48%比24%。
但是因为尹锡悦的积极公关,保守党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还是有一定的大党底蕴,迅速打压了党内的分裂山头(如本来有意,也有机会角逐总统大选的韩东勋),尤其是在尹锡悦应诉方面,保守党发挥了在军警宪特公检法司系统内的强大网络,派出了极其强悍的律师阵容,在受到牵连参与听证的军官、警察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同时将公调处的内乱起诉和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切割,一边坚决反击公调处,抓住一切细节攻击公调处的合法性,一边谦卑(至少是相对而言)应对宪法法院,让韩国保守各界的观感有相当的软化。
加上共同民主党确实过于苛刻,例如弹劾不愿意任命宪法法官的前总理、代总统韩德洙,威胁弹劾公调处处长,威胁“不能逮捕尹锡悦公调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确实让韩国右倾民众看到,尹锡悦说的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起码如果是这样的左派上台发疯,还不如让右派继续发疯算了,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人心似水,民动如烟”。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韩国朝野两党支持率已经回到38%对40%,基本持平。
韩国各个党派民调支持率曲线图(2024年7月-2025年1月)
针对弹劾尹锡悦本人,最新民调显示,59%的受访者支持弹劾尹锡悦,比此前57%、上上次64%略有波动;36%的受访者反对弹劾尹锡悦,与上次持平。韩国保守派选民中的重要中坚力量是“江南大妈”,即财富自由,没有工作,社会资源丰富,又能让老公俯首帖耳的中产、贵妇阶级,她们本就天然右倾,对左派意识形态极端抵触。尹在接受公调处逮捕后,以软化、示弱的姿态频繁曝光,对争取这一部分人的同情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尹锡悦一直深耕社交媒体,尤其是右倾油管播主,积累了相当多年轻选民的支持,用一种非常诡异的方式,完成了保守党选民的世代交替。
但说这些不是为了证明尹锡悦是一个正常人,恰恰相反,他的种种作为,只能说他在每一步都机关算尽地选择了一个对自己当下最有利的选项,可是因为没有长远的全盘规划,又有一套偏执的底层逻辑,导致他一直在步步错中闪转腾挪,一步步从政客,蜕变成了在右翼大旗下狂飙的“政治教主”。
比如戒严闹剧前后,尹锡悦一直通过全国电视讲话与国民沟通,其中都莫名其妙提到了中国对韩国的间谍威胁,其中两个所谓的间谍疑案,都是经过韩国有关部门反复调查后确定的误会。而为什么尹锡悦会坚持列入全国电视讲话中,全世界包括韩国人都是一头雾水,一直到宪法法院的庭审,才抖落出来一点“尹氏逻辑”。
宪法法院弹劾案第二次辩论上,尹锡悦律师团成员之一的裴震汉用30分钟阐述了对选举舞弊进行调查的必要性,他向宪法法庭提交的相关证据是: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的电算系统密码为12345,而12345是中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号码,所以以此主张“选举舞弊背后有中国介入”。
当年我去韩国交换,因为学校内网感染了中文的弹窗病毒,教务处一个对中国人本来就不太友好的老师就停了所有中国学生寝室的网络,跟尹锡悦比起来,简直都不算疯子了。
可能也是因为看到了尹锡悦“教主”般的号召力,韩国保守党似乎也再次达成共识,要站在尹锡悦的右倾大旗下,回到“有党无国”的老调子上。2月3日,执政党国民力量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临时领导人)权宁世、党鞭权性东、议员罗卿瑗前往首尔看守所与尹锡悦会面。会面结束后,罗成了尹锡悦的传声筒,对在野党大加挞伐。
保守党“发功”还不止于此。前面提到的证人名单,缺了一个核心关键人物,就是名义上的戒严最高“话事人”,戒严司令官朴安洙——因为他于2024年12月19日已经在检察厅的要求下,被韩国军事法庭批准逮捕。朴安洙被任命为戒严司令并颁布“第1号戒严令”,是下达控制国会命令的第一责任人。戒严解除后,朴安洙曾递交辞呈,但被尹锡悦拒绝。之后才因为被军队内部调查,被韩国检方调查,逐步停职、抓捕。
此前国会听证会期间,朴安洙一直说“我无意将枪口对准国民”、“我没有下令在国会部署兵力”,“我不知道部队配发了实弹”,还坚称自己“没有下达让部队进入国会的命令”,“也不记得是谁下达了这个命令”。他辩白的这些点,恰恰是宪法法院能否给尹锡悦定罪的关键证据,他和前国防部长金龙显的对质,也将是整个戒严事件揭开谜底的最重要一环,尹锡悦不允许他辞职,亲尹锡悦的检察厅又将他抓捕,导致宪法法院无法传唤他出庭作证,只能是保守党团的集体“杰作”,以配合尹锡悦脱罪。
2月6日,根据既定安排,韩国陆军特战司令部下辖的707特殊任务团团长金炫兑(音)、前陆军特战司令郭种根、总统室经济首秘朴春燮将依次出庭作证。前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11日也将以证人身份被传唤。这几个人作为一线和基层的具体执行人员,可能“背锅”的压力更大,“忍辱负重”的动力更小,尤其是郭种根作为前线指挥,戒严当时就和上司严重不合,或许会成为各方的替罪羊,最有可能“阵前倒戈”。
政争酷烈,社会撕裂
高强度、长时间的政治争拗,给韩国本就高压的社会气氛进一步增加了疲劳感。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于2023年6月至8月面向19~75岁的3950人进行了关于韩国人对社会矛盾认知变化的调查,2025年2月5日发布结果。92.3%的受访者认为“政治理念(进步和保守)矛盾最为严重”,其后依次是“正式工和临时工之间的矛盾”(82.2%)、“劳资矛盾”(79.1%)、“贫富矛盾”(78%)、“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矛盾”(71.8%)和“地区矛盾”(71.5%)。
其中政治理念矛盾还会对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71.41%的受访者不愿参与同自身政治倾向不同的社会团体的活动,58.2%的受访者不愿与持不同政见者交往或结婚,33.02%不愿与持不同政见者聚餐共饮。
韩国人对社会各领域矛盾的认知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供图
就加剧社会矛盾的原因,回答“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加剧”和“社会阶层结构固化”分别占25.65%和23.22%。对于今后社会矛盾展望,65.09%的人认为“基本上差不多”,28.25%的人认为“越来越严重”,仅6.66%的人认为“会好转”。此外,多数受访者认为“央地政府”(56.01%)和“国会及政党”(22.04%)应为化解社会矛盾发挥重要作用。
韩国劳资、贫富、城乡、央地、大财阀与小作坊,乃至政治上容共与反共、保守与进步的二元对立,其实都是“两班”与“庶民”矛盾的投射,上世纪的战争带来的动荡,本来是重构社会,扫除积弊的最重要时机,但因为韩国特殊的战略位置,美日对韩国予取予求,最终导致“建立更公平的分配体制”让位给了“把分配总额做大”。民主化以后的几任总统,都尝试过弥合社会分歧,尹锡悦这次把反共防谍当成遮羞布,不光是将韩国的总统权威和民主体制当成了玩具,还把韩国社会推上了对立加剧的倒车轨道。
文化层面上来说,虽然总统破坏性很强,但法律层面韩国宪法师承美国,经过多年的修宪限权,总统其实已经是权力的重要组成而不是关键唯一,因此很难按自己的意思直接办成任何事,最多只能耍耍赖,让所有人都干不成事。而且尹锡悦在戒严之前,虽然受到在野党百般掣肘,但也确实运气不错,赶上了一些“风口”。这些虽然不能都算是尹锡悦的功劳,但有可能会给韩国社会气氛带来一定的松动,进而影响尹锡悦的命运。
其中最重要的是急速蹿升的军贸出口。虽然官方统计还没出炉,但根据韩国《朝鲜日报》等媒体的测算,2024年韩国武器出口额将超过200亿美元,有望跃居全球第四。2022年只有4个国家进口韩国武器,而2023年却迅速上升至12个。而且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年底的统计报告,韩国2024年有四家军工企业销售额跻身全球百强,总销售额增幅排名全球第二。
尤其是韩华集团、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KAI)、LIG NEX1、现代罗特姆都登上全球军工企业销售额百强榜,销售额共计110亿美元,同比增加39%。
这一成就是尹锡悦执政期间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能够跨越政治周期,对美国政府和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都产生吸引力的“贡品”。哪怕特朗普政府要快速终结乌克兰战争,韩国作为“民主的军火库”,仍然有一定的话语权,亲美的韩国保守政团的身价也自然水涨船高。
政府军队,各自站队
与保守政团唯党派利益优先的“一边倒”不同,韩国公务员系统的任务是努力维持政府正常运转,而且随着尹锡悦的合宪审查走上轨道,“角斗场”搬到了法院,两大阵营也收敛了针对过渡政府的压力,韩国中央政府已经几乎完全恢复了正常运行。但“府院不和”还没平息,似乎“军政不和”又在酝酿之中。
以外交系统为代表的职业公务员,包括农林水产、行政安全等部门各司其职,基本维持了正常运转。中日韩三边互动正常推进,中韩的既定双边会晤基本按计划进行,日前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还访京会晤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禹特地说明了韩国国内不稳定的由来,对中方的信任和关注表示感谢,还期待中方元首出席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加上韩国代总统崔相穆从韩国宪法角度,和职业性角度考虑,暂缓了对新任驻华大使(尹锡悦任命,非职业外交官)金大棋的委任,总体而言,韩国的政府较为务实,对华采取了稳健、友好、保持沟通的态度。
韩国军方虽然表面上“群龙无首”,但实际上趁着尹锡悦不在,推进了若干项向美国靠拢的议程,激进程度并不比拜登政府在任时期逊色。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议长金明秀5日以视频形式出席第八届印太安全论坛,这个论坛由美国印太司令部主办,金明秀在论坛上的发言,主要批评了朝鲜派兵援俄、发展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称这不仅对韩半岛构成威胁,更是对全世界构成威胁。印太地区应进一步扩大安全合作,以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再早些时候,韩国作为北约的印太伙伴(IPP)受邀参加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级会议,韩国派出的是金明秀的下属,联参战略企划本部本部长孙正焕(音)参会。
而2月1日,韩军正式组建成立海军机动舰队司令部,韩国海军少将金仁浩(音)出任首任司令。成立仪式由韩国海军参谋总长梁龙模主持举行,梁龙模在致辞时表示,机动舰队司令部主要负责遏制和应对朝鲜挑衅,并以先发制人的方式提前应对潜在威胁。
2月1日,在济州近海,韩国海军“正祖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驶向济州海军基地。 韩联社/海军供图
这支机动舰队与韩国现有的分管东、西、南部海域的第一、二、三舰队不同,将按需要随时调派至各地,还可执行远海作战任务。辖下有3支机动大队、1支机动补给大队和1支基地大队,由“正祖大王”号(DDG,8200吨级)等10艘驱逐舰、“昭阳”号(AOE-Ⅱ、1万吨级)等4艘战斗支援舰组成。以韩国海军目前的规模和作战任务的强度,组建机动舰队说是为阻遏朝鲜只是部分原因,借朝鲜威胁进行扩军,可能是另一部分不能明说的原因。
加上此前韩军在尹锡悦停职之后,迅速与美军组织了“双鹰”联演和反火力战联演,2月还要和阿联酋举行联合军演。除了秀肌肉、秀稳定之外,也侧面说明韩军不仅战时指挥权归属驻韩美军,日常演训乃至调动也越来越深入地受到美军的潜在影响。对比尹锡悦发动戒严时,军方对尹的敷衍搪塞,不能不让人再次问出,韩国的武装力量到底掌握在谁手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