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若道君的推送?
就把若道设为⭐星标吧!
作者/格伦·佩里
译者/轩轩 校对/Arrow
编辑/玫瑰 封面 /书君 图片/稿定设计
若道君:格伦老师亲授【】报名中,可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
点击右上角“…-听全文”可以收听文章哦~
自我故事的构建
自我故事会影响情绪,制造痛苦的人容易沉浸在狭隘的致病想法中,这些想法基于早期偏向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相反,带来良好感受的故事更宽泛、更全面,因此更可能是真实的。我们会仔细研究一下。
我们要考虑到内在和外在的每一个经验都有两个部分。外部维度是我们与实际事件或情况的关系。这些可以是与兄弟姐妹、配偶或老板之间具体的个人关系,或者可以是与更抽象的实体建立关系,如政府官员、公司、社会、男人或女人。
内在因素由意义构成,这些构建的意义赋予了外在经验内涵。一旦建立起来,那么这些意义就会被投射到同一实体典型的未来经验上。
如果一个男孩成长时有一个诱人的母亲,她在情感上操纵他,那么他成年后可能这么想:“女人用诱惑和欺骗表达感情;她们为了金钱和地位利用男人,从关系中获益。”
一个儿时被叔叔骚扰的女人,叔叔开始只是对她表示关爱,而这个女人可能后来会认为:“大多数男人是自私和功利,只是为了性利用我;他们不是真的在乎我。我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个物品。”换句话说,人类很容易泛化强大而有限的格式化经验。
意义归因往往是习惯性的,适用于任何类似的事件。心理习惯的架构如同一棵大树,更深层、更抽象和更包罗万象的信念它构成了个人现实理论的根基。这些抽象的一般假设基于数量相对有限的核心信念,或多或少在无意识中运作。它们只是“被给予的”,是未经质疑的假设和随之而来的态度。
从这些一般性假设向上和向外扩展开来,就是与不同生活领域相关的更具体的想法——和生存、成功、智慧、归属、玩耍、工作、关系、宗教、政治和事业等有关的自我概念。反之,这些类别中的每一个都会产生更具体的想法,构成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观念。
心理习惯的目的是维持自我的结构。一个人持续思考和实践同样的事情,因为那确实代表了他们是谁——或至少是他们相信他们是谁。然而,自我概念不过是:一个由多个交叉意义(信念)所构成的概念,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反复重演,并且用于构成身份并维持个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
将事件与个人赋予它们的意义相结合很常见。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是隐约意识到意义是被构建的,因而与事件不同。思想与生活经验并没有明显区别。
凯伦看到一个满是纹身的男人,并认为:“那个家伙以前犯过罪;离他远点。”感知和思维混为一谈,就好像一个人不可阻挡地与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然而,意义创造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创造性行为。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会导致认知和意义合并。
迈克的老板似乎有一种尖酸的态度,麦克总结说:“我的老板在针对我。”迈克可能不会质疑他的结论中有多少是投射,一种创造出来的行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内在故事的起源
人们倾向于用与经验最初产生的人生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经验。由此可见,儿童不可能超越他的发展范围的水平来思考某个经验。因此,事件被赋予的意义反映了现有阶段的发展中的关注点和能力。经验越早,解读越狭隘,思考过程中的意识越少。
认知心理学教导主观经验通过3个步骤的过程产生:感知、解释、情感。因为感知先于解释,而解释产生情感,所以很容易得出结论,经验决定了人的情绪反应。但是,这忽略了介于感知和情感之间的解释。
举个例子
例如,如果弗兰克观察富有的人,认为他们是自私的,他可能会感到生气。然而,从感知到状态之间,由一个想法充当媒介,“他是自私的”。事件不会导致弗兰克的情感,但他对事件的解释会。即使解释是发生在无意识的层面。无论弗兰克是否意识到,他都在参与创造现实。
“这让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问题错误地暗示情感由事件决定,而不是由它们的解释决定的。这可能导致徒劳地改变外在条件以改善内心的感觉。事实上,内在状态是由对外在情况的想法所传达的。
影响和控制之间存在重大差异。个人可以影响他人,如同事的行为,但不能控制这种行为。但是,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想法。讽刺的是,想法是唯一在自我控制之内的事物。
我可以选择将我同事的行为判断为自私和敌对,或者认为对方由恐惧驱使,希望保护自己免受痛苦。每个选择都包含不同的意义、情感和导致的反应。实际上,对相同行为的两种看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事实上,同事的行为可能是自私和敌对的,但后一种解释将前者纳入一个更为复杂、更慈悲和宽容的意义框架之中。
同样,意义归因是一种涉及自我与外在条件(如政治)的故事。故事结构通常在意识之外运作。有土星四分冥王星的人可能会默认相信:所有权威人物,特别是政府官员,都是贪心的权力贩子,密谋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剥削公民。这个信念可能不是完全有意识的;但是,它将确定人们关注的对象以及他从观察中推断出什么意义。
在选择性的关注的支持下,这样一个故事于内在层面产生了初步的后果。首先,它将决定他的情感,然后是态度,最后是行为——他所观看的电视频道,他所交往的朋友,他接触和偏好的信息来源(电视网络、广播谈话节目、杂志、报纸、书籍)等等。他倾向于选择支持预设的信息来源。
再次,不同的人可以获得相同的信息,并给出截然不同的意义。任何单个事件都可以在多个层面上从浅到深地解释。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在广义上承认这一点,但是观点往往被误认为是不言而喻的真理。这部分由于承认容易犯错和不确定性会引发焦虑;因此,避免承认。
可以说,领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失望的过程,拆穿谎言,看透伪装的假象,并逐渐破除片面的真相以及曾被认为是绝对真相的错误假设。
思维圆锥:情感反映思维水平
但此处的要点是:幸福与故事的真实程度成正比。因此,引发消极感受的故事更有可能
是虚假的;而带来良好感受的故事更有可能是真实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假设在0到10的情绪刻度之间构建经验相关的故事,其中0是彻底绝望、毫无希望和令人害怕的解释,而10是一个带来接纳、流动和幸福的感受的故事。将这个刻度想象成一个思维的圆锥体,底部窄而浅,顶部宽而深(见下图)。
刻度底部的故事比较狭隘,以自我为中心,带有扭曲的思维和病态假设。故事本身就会产生痛苦与不和。相反,靠近顶端的故事相对眼界开阔、信息丰富、综合复杂。
更高层次的故事包含并超越了下层的信息,达到了更全面的理解。深刻而洞悉的觉知伴随着信仰、智慧和慈悲诞生了。这样的故事稳定了情绪稳定,产生更多平静。在较高层次的基础上运作的人不会轻易地在情绪中心被击倒, 他们更具弹性,能够顺势而为,而不是让事件决定他们的感受。
重要的一点是,更高水平的思维往往易于包容较低水平,同时增加了一些新东西。相比之下,正是这点让故事变得更广义、更深入。
举个例子
举例来说,有一个女人,认为她自己对于现已成年的儿子来说不是个好母亲。目睹儿子正为了社交和职业问题而挣扎,她想:“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这个思维过程有多种后果,导致她落入助长消极思想的兔子洞,“我是我儿子事业问题的起因……他因为我而受苦……他难以成就人生。这都是因为我的缺点和失败……如果他自杀,这将是我的错。”
她如此认同这个故事,她会内疚和消极的旋涡吞噬。这可能会导致她批评儿子,告诉他该做什么,并执着于他是否这样做。
她需要他做得更好,自己才能感觉更好;她把内疚投射在他身上,劝诫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样她就可以感觉是一个更好的母亲。但是,这只会引起儿子的内疚和愤恨,引起反弹,因此他们的关系转向了逃避、冲突和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
这个问题不在于母亲的故事并不真实,而是它是部分真实。一个更普遍的事实就是,每个母亲都不完美,我们都会犯错。虽然错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孩子,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孩子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命运前进并做出选择,父母既不负责这些选择,也不对其后果负责。
此外,即使孩子的环境与他们的初始性格同步(环境反映了初始性格),儿童所有天生的性格也不仅仅是环境的产物。因果关系循环往复,因此孩子影响父母,反之亦然。如果加上业力的、灵性的观点,那么甚至可能是宇宙的更大的智慧精心策划了出生,所以母亲和儿子可能接受具体的挑战,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以上是更广泛的意义框架。它承认生活是一个共同进化的过程,孩子们总是有机会通过自我创造的经验来学习、疗愈和进化。久而久之,他们可以为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正是因为他们由痛苦获得了成长。
这样的看法体现了更有希望、更积极和更宽恕的理解。它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好的感受,因为它比之前相对虚假的狭隘叙事更真实。事实上,结果感觉更好是故事真实性的最佳证明。
版权声明:本文由若道翻译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友号转载请申请白名单。
格伦·佩里
若道签约老师,著名占星师,前ISAR董事会成员,共出版8本占星著作;心理/意识研究专业博士;占星心理学学院(Academy of AstroPsychology)的创办人;康涅狄格州研究生院(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onnecticut)原型宇宙学与意识进化项目的负责人。
ISAR选修课丨意识演变:占星心理学的预测视角
作为一门艺术,预测占星学运用行星的运行来预测特定时期的性质、意义和持续时间。在这个阶段的课程中,我们会考察意识进化的概念、其基本原理及其与占星学预测部分的关系。
意识进化可以被定义为有意识地与星图中固有的进化过程合作。学员们将探索如何用行进和推进来为意识进化服务。我们不是简单描述事件的结果,而是将行星运行描述为实现先天潜能的机遇之窗。
在这个阶段的课程中,会探索占星心理学视角下如何将对行进、推进和其他预测方法的分析运用于个人成长。
具体事件反映并促进了意识的改变;因此,行星运行可以帮助我们洞察成长过程的精确时机,让我们领会内在和外在现实如何同时发生、彼此反映、互相转化。
我们还将探索宏观的世界行进,考察占星格局如何在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和生态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却又在多样化的现象中反映单一的原型。
这里的挑战是去思考,我们对宇宙的这种参与式关系如何能为共同创造一个积极的、更充满希望的未来做出贡献。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