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展和改革局
勇当改革排头兵
奋力打造共富示范先行区
从先进制造业集群营收居全省首位,连续七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省第一;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再到统筹实施37个城市更新项目,创建4个省级未来乡村和4个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北仑以崭新的姿态一次次“刷新”了外界认知。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北仑是吃“改革饭”长大的,一路“摸着石头过河”闯盲区、攻难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区发改局如何拼经济、抓项目、惠民生,围绕全年GDP增长目标和打造共富示范先行区的任务,争一流作示范?
(一)
实干争先 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5.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位列全市各区(县、市)增速榜首。
“新春第一会”提出北仑要坚定扛起“挑大梁”的重任,着眼大局、把握大势。我们要保持改革的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毅力,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
一是全力以赴,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锚定“GDP一季度增长6%”工作目标,聚焦“增量”“存量”两篇文章,加强政策宣传落地,细化时间节点,苦干实干开新局,跑好“强信心、稳预期、助增长”的第一棒。
二是踔厉不怠,奋勇打赢“全年胜”。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紧盯6大类31个主要指标,全力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补齐短板弱项,加强动态监测分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三是汇力攻坚,抢占产业“新赛道”。
加快构建与绿色生产力适配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光伏、氢能、LNG等绿色能源集成开发应用,深化光伏空间资源潜力挖掘。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人形机器人新领域,做大做强前沿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未来新兴产业,力争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二)
项目为王 撑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新春第一会”提出要跑出项目投资加速度。去年,北仑全面推进甬江科创区、凤凰城、庐南等五大片区开发,重塑“港、产、城”空间格局。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一往无前的历史主动、一以贯之的接续奋斗,快马加鞭推动项目建设。
一是强化“拼”的意识,拼出发展强劲势能。
加速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聚焦先进智造等重点领域和甬江科创区等重点区域,系统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谋划储备“十五五”重大项目超500个,总投资超6500亿元。
二是提振“抢”的精神,抢抓项目提速增效。
加强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安排实施年度计划投资超500亿元的271个重大建设项目;力促一季度25个重点项目开工纳统,79个项目年内100%开工;力保54个亿元以上项目完工、21个重大工业项目全部投产。
三是保持“争”的劲头,争得资金要素保障。
早启动、早谋划、早对接,优化预审容缺、包装策划等机制,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政策“笼子”、规划“盘子”、资金“袋子”,在2024年争取资金历年之最的基础上力争2025年再创新高。
(三)
民生为本 续写共富示范高分答卷
“新春第一会”提出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更是头等大事。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效应,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一是实施就业优先,主攻缩小收入差距。
加强“零成本”就业创业政策服务供给,优化升级“零工市场”,高品质建好共富工坊100家,深化“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扩大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下降。
二是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公共服务普惠可及。
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拓展精品农业、休闲农业等业态,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建成“通山达海”省级共富示范带。
三是优化片区格局,推动区域均衡协调。
持续探索东中西三个片区错位发展路径,精雕细琢“一区四片、两轴联动”空间格局,用足用好自贸、保税、科创等政策功能优势,打造不同区域协同争先发展极,缩小片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打造全域均衡发展样板区。
来源丨记者 毛飞英 严健中 通讯员 邱清湘
一审丨郭梓谦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谢 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