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仁

  “你的路还需你去闯”。片尾,敖光对儿子敖丙的嘱咐,可以说是最为“扎心”的一句台词,也是一句沉甸甸的家教箴言。观影至此,我们便可知,2025年春节贺岁档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魔童闹海》)注定又会成为大赢家。

  2019年暑期,《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时就曾被誉为“掀开国产动画制作天花板”的现象级作品。而时隔六年再度与观众见面的《魔童闹海》,不仅延续了前作的高水准制作,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动画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还借助哪吒与敖丙的肉身共生,熔良善与顽熔于一炉,既构建起人性的复杂光谱,亦讲述了正义战胜邪恶,生命茁壮成长的浪漫传奇。其传统故事与现代审美有机契合,堪称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新的标杆之作。

  难怪,大年初三观影时,我所在的8号厅座无虚席。144分钟时长,影院里不时爆发出开心的笑声。

  这是一部勇于面对生命本相,敢于活出精彩自我的人生传奇。“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在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只是一个叛逆,渴望被接纳,却又因魔丸身份而被排斥的角色。在《魔童闹海》中,重塑肉身后的哪吒不仅外在形象大为改观,其内心世界也越发丰沛强大,他不再是那个只顾个人情绪的少年,逐渐学会了勇毅担当。尤其是面对仙界腐败巨擘,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身边的人,并试图拯救这个世界。而经过三昧真火的冶炼,他不再对自己魔丸的身份感到迷茫和痛苦,而是更加专注于个体的选择和行动。在面对“那又怎样,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的询问时,哪吒坦诚地说:“我想试试”。这种不惧权贵,无畏生死,积极进取,勇于尝试的抗争与打拼,让哪吒这个角色更加深刻、丰富、有力。

  这是一部映射现实的“职场讽刺”的作品。影片中那些看似插科打诨的戏谑桥段,沿袭了《聊斋志异》“出于幻域,顿入人间”的叙事传统,抑或说是对现实世界的辛辣讽喻。影片里有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阶层体系:最高层仙界,代表人物无量仙翁及阐教弟子;中间为普通民众;最底层是妖界,包括自我修炼之妖申公正及被镇压的龙族。影片中,哪吒曾俯瞰那一路向玉虚宫朝圣络绎不绝的民众,足以说明成仙几乎成了所有人的终极理想。当民众和妖族都在为“修仙考编”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时,传统神话便被赋予了令人会心一笑,乃至无奈苦笑的当下性。

  尤其影片中呈现的:原来玉虚宫所设立的“正道认证”体系,不过是虚假的谎言;原来,制定规则者,恰恰是破坏规则者;原来,坏人倒台也有难度……这种无奈的现实,等待“哪吒们”用正义的行动去改变,去扭转。

  这也是一部演绎兄弟同生死,父子共情怀的家庭正作。在前作中,哪吒是一个孤独少年,几乎没有朋友。在《魔童闹海》中,哪吒逐渐感受到满满的温情。他与敖丙经历了从对立到理解再到并肩作战的蜕变,尤其一体两魂、轮换肉身的设定,不仅让剧作有了一本正经搞笑的能力,且让二人无缝搭戏的部分更加充满化学反应。

  哪吒与敖丙的生命成长,自然离不开家庭的温情和眷顾。前作中,哪吒和敖丙的家庭代表了两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一种是父母太忙,领军守疆,没空带娃,导致孩子缺爱、敏感、急躁乖戾;一种是为孩子倾尽一切,以至于“我儿若死了,全陈塘关都得陪葬”。

  而在《魔童闹海》中,剧情有了较大反转。殷夫人既有天下母亲共有的慈爱与关怀,又有难得的、对孩子的包容与支持。影片中对哪吒与母亲间爱意的刻画细腻动人——叛逆的哪吒在影片开始时因众人在场不好意思拥抱母亲,但后来母亲即使在他浑身是刺时仍尽力拥抱他,尖刺穿过二人的身体,血脉相融的时刻令人感到无比动容。敖光则放下沉重的无限期望,只求孩子平安。当父母终于认识到了“父辈的经验或许不再有用,孩子的路得让他自己走”后,才有了“你的路还需你去闯”的放手与智慧。

  正是受益于父亲李靖“积善德,行正道”的人生信念,感念于与母亲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哪吒心中正面的道德情感力量充盈满腔,使他从一个痞里痞气、吊儿郎当的粗鄙少年,脱胎换骨般转变为一个志向恢宏、英勇无畏、正气凛然的伟岸英雄。

  当片尾曲唱道“从不拘泥任何世俗凡人的目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是非黑白不需要你讲我要燃烧所有生命赐予的力量”时,不少观众眼里泛起泪光。感动我们的,是《魔童闹海》里充满现实意味的神话再造,是温情与力量兼具的个人成长故事,更是“哪吒”系列创作者“五年磨一剑”的匠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