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杂志社

詹得雄(新华社《参考消息》原常务副总编辑)

西方领导人觉得现在置身于全球性、革命性的不安和焦虑之中。百年未有之选举结果使大家更强烈地意识到,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行不通的,但还不知如何应对



所谓形势,有形有势。形有真相假象,而势则代表潮流,更能反映变化的本质。如今西方呈现出一种势头,已引起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他们统计了过去120年来发达国家选举换届的历史,发现2024年是自1905年开始,第一次出现所有发达国家在任政府全部选举失败(或失利或下台)的选举年。这是人类出现普选以来的首次。

英国牛津大学布拉瓦特尼克政府学院院长恩盖尔·伍兹对此的评论是:“西方世界‘反现任浪潮’令人叹为观止!”一叶落而知秋,何况落叶纷纷呢?

这种变化中,美国特朗普的“咸鱼翻身”不必多说了。2024年7月,工党在英国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结束了保守党长达14年的统治。到10月,石破茂领导的日本执政联盟自2009年以来首次失去多数党地位。随后,米歇尔·巴尼耶在早些时候成为自1962年以来首位因不信任投票而下台的法国总理。几天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信任投票中败北,为该国提前举行大选铺平了道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已经宣布辞职。另外还有一些现任领导人因民众不满而下台。



为什么会这样?用得着一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英国已经下台的斯塔默首相的两位顾问2024年曾走访了东北部城镇格里姆斯比,要当地居民用一个词来形容政府,得到的回答是:“无关紧要”“独裁”“疏远”“精英主义”“难以接近”“自私自利”“胸无大志”“不值得依赖”“像个笑话”。他们听了这些讥评后得到的启示是,要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领导人就应关注经济增长和公民赋权,也就是说,要让人民有当家作主的感受。西方议会民主,在程序上似乎是选民作主,但一旦执政党上台后,人民就作不了主了。

英国著名评论家法里德·扎卡里亚2024年12月底答记者提问时说:“在过去16个月里,每个面临选举的现任政府都受到了惩罚。其中包括动荡、变革。人们感觉就像置身于这种全球性、革命性的不安和焦虑之中。所有这些让大家更强烈地意识到,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行不通的。”



“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看到了什么呢?且不说连年战争、贫富悬殊、经济低迷、社会秩序不安等等,就举两件“小事”说说吧。第一件事是即将下台的美国总统拜登2024年12月1日签署了对54岁儿子亨特的无条件赦免。亨特被认为犯有非法持枪罪和逃税罪。他在乌克兰做的生意也疑团重重。而拜登总统认为儿子是受到反对党的不公正对待。试想,在很多被美国认为“不民主”“独裁”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要是明目张胆地赦免自己的儿子,也一定会骂声一片,而这竟然发生在美国,一个自称“山巅光耀之城”的国家。

另一件“小事”是美国37名议员2024年狂炒军火股获利,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时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她于2021年3月购买了微软公司的看涨期权,而不到两周后,美国陆军就宣布与这家软件公司签订220亿美元的合同。美国“治国方略”网站2024年12月25日的署名文章说:“佩洛西是2024年所有议员中最会赚钱的,她从全部股票交易活动中,净赚约3860万美元。”



老百姓看了这两件“小事”会怎么想呢?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司法制度不是被宣传为全世界的楷模吗?1991年苏联瓦解后,美国不是发疯般地要在全世界推行这些制度吗?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教授发表的文章所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界人士和专家就认为,历史正按照美国的方式发展,一个个国家将在美国的强大实力和自由民主资本主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面前低头。”然而事情并未那样发展。

据报道,美国一项援引1976年以来的民调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67%的美国高中生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好的;但到了2022年,已经下降到27%了。并且这种下降势头是持续性的,而年轻人代表着未来。

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授予“制度经济学派”,该学派认为“没有制度保障就没有经济繁荣”。笼统地讲,此观点当然没错,但也有人揶揄这是“正确的废话”,倒是建议研究研究为什么同样的西方制度一度是春风得意、烈火烹油,现在却落叶萧萧了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