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明(河南)

“救命啦!救命啦!”大家一听,是韩家老二的妻子肝肠寸断地在叫唤,就出门跟着她到大槐树下看热闹。

村里有棵大槐树,树身三人合包,树荫直径至少10米以上,树下有石桌石凳,还有木桌木凳。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每天都有人坐在那里聊天,少则七八十来个人,多则十几二十余人,聊什么哩,家长里短,诉苦喊冤,也聊聊国家形势及国际形势。为了打破寂寞,有时也有人讲个故事,还有时大家说的高兴了,有人会站起来唱段戏或哼首歌。这里简直就是村里的俱乐部。

这天,韩老头拄着拐杖与老伴踉踉跄跄向大槐树下走来,老伴一边走一边怒气冲冲地骂着:“小杂种,不孝顺,小心打雷时龙抓你……”二人刚到树下,众人连忙起身让座,问他们有什么事生这么大气。韩老头深深叹了口气,连连摆手,“不能提,不能提。”韩老头的老伴绷着脸,咬着牙,抬手指了指她家的方向,“刚才我俩出门时,我家的鳖老二在街门房里睡午觉,他说老韩的拐杖声吵醒了他,一翻身起来,夺过老韩的拐杖,扔到了街门外,一把将老韩推倒在地……”老韩的老伴越说越气,又骂了起来,“混账王八蛋,不孝顺,打擂龙抓他。”(此地凡骂不孝子,都会骂道:打雷时龙抓他)

众人一听,无不气愤,“你家老二真不是个东西,这种孩子生还不如不生。放心,这种混蛋儿子今后灾难有的是……”

韩老头有4个儿子,都是男孩。四合院老两口与老大住南屋。老二住西屋,老三住北屋,老四住东屋。南屋一连四间,西间是隔开的,老两口住着,南屋的东边是街门房,也称门洞,大家共行走。

一天, 天空如洗,湛蓝蓝的。老大的妻子洗了两条单子,搭在西屋和东屋之间扯的一根铁丝上晾晒,老二出门一看单子刚搭上,进屋取了一把钳子,伸手“啪”地一声,将铁丝从中间剪断,两条湿漉漉的单子刷地掉在了地上。瘦弱的老大正在屋里吃饭,看见老二剪断铁丝,勃然大怒,丢下饭碗跳出门外,气愤地拉着老二讲理。老二是弟兄4个当中最胖壮的一个,蹭地甩掉老大的手,拿着钳子敲在老大的头上,老大顿时满脸是血,气呼呼跑到大槐树下,大声呼叫着将老二刚才的行为讲给大家听。

众人听了老大的冤屈,个个怒发冲冠,“这韩家老二为非作歹,欺人太甚,不得好死……”

星期天,老三的小女儿正在院里玩耍,老二魔鬼附身,弯下腰,将自己家门口的人力车轮子用力一推,车轮直朝老三的女儿滚来,呼通一声,老三的女儿被撞得爬在了地上,吓得孩子哇哇大哭。老三夫妻一看老二如此作恶,气得面色紫胀,二人上前一人拉着老二的一条胳膊,让他将自己的女儿扶起。老二凶相毕露,用力甩掉老三夫妻的胳膊,挥手一巴掌把老三打倒在地。老三的妻子连忙扶起丈夫,拉着正在大哭的女儿,一家三口来到大槐树下,一五一十向大家讲了老二的横行霸道。

众人听了老三妻子的讲述,个个怒火填膺,“这韩家老二真是条疯狗,疯狂野蛮,连孩子也欺负,你们弟兄几个商量一下,团结起来揍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欺负你们……”

那天,老四要随朋友进县城打工,天蒙蒙亮,老四的媳妇就起床为老四做饭。夏天天热,他们家在屋门外的凉棚下做饭,正在切菜时,忽听西屋老二妻子在呼叫:“大清早叮哩咣当的,还让不让人睡觉。”话音刚落,老二赤着上身,穿个大裤衩,气呼呼地从屋里跳了出来,腾腾腾来到老四家的灶前,双手端起炉子上的锅,哗嚓摔到了地上。老四孰能忍孰不可忍,大喊一声:“二哥,你可真是欺人太甚。”说着走过去要与老二讲理,老二双拳一挥,“欺你啦,咋着。”“咚、咚”两拳,将老四打翻在地。

“老二打人啦!老二打人啦!”老四边喊边向大槐树下跑去。邻居们听到喊声,都匆匆来到大槐树下,听老四讲完事情经过,一个个牙齿咬得咯咯响,“这韩家老二真是世所少见,恶贯满盈。去派出所告他,该判他刑了……”

多少年来,老二总看不惯他的老人和兄弟,觉得老人偏心,觉得弟兄们和自己不亲近,一直恨他们,一直在家里横行无忌,老人忍他,因他是儿子,老大忍他,因他是兄弟,老三老四忍他,因他是哥哥,却不知越忍老二却嚣张,越忍他越猖狂。这天老二和妻子都不在家,韩老头幡然醒悟,召集几个孩子开了个家庭会,决定团结起来,教训老二一次,杀杀他的威风。

夕阳已靠山了,天上迤逦着几块红绸般的云彩,晚霞,红的像火焰,亮得像金子,整个村庄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红光里。老二夫妻回来刚走到街门口,弟兄三人正在门洞里围着桌子斗地主,老二迈过门槛,大家也没起来让路,老二一步上前,连嚷带骂,双手用力将桌子掀翻在地,弟兄三人一看老二又要撒野,三人一拥而上,将老二压翻在地,有的拳打,有的脚踢,老二趴在地上“哎哟哎哟”直叫唤。打完之后,三人有抬桌子,有搬凳子,扬长而去。

老二的妻子一看丈夫被打得鼻青脸肿,抚着老二就往大槐树下走去,这不,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到了大槐树下,老二的妻子扶着浑身灰土,弯着腰可怜兮兮的丈夫,向大家讲述着刚才发生的一幕。

众人听完介绍,个个唉声叹气,“韩家的事真复杂,都说老二坏,老二孬,老二恶,对老人不孝,欺负兄弟,原来他们合伙欺负人家老二,好虎也怕群狼的,可怜呀老二,这韩家老人孩子没一个好的……”

【作者简介】刘小明,笔名:刘愚,刘明,河南省济源市人。退休后现居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河南省作协会员,焦作市作协会员,香港中国现代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共计千余篇首,25次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有个人作品集5册,多篇作品入选国内外文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