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7年时间里,美方持续升级对华为等中企的制裁,如长臂管辖、芯片禁令、三方协议等,他们试图通过构建技术壁垒,来达到遏制中国、巩固自身科技霸权的目的。
可让美霸权主义做梦也没想到的是,面对美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中国科技的发展非但没有陷入停滞,反而沿着自主化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麒麟芯片的绝地重生、TikTok的日趋火爆,以及国产Al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都预示着美科技霸权的崩塌。
更让美方感到扎心的是,它针对华为等中企量身定制的出口管制措施,却也如同一把“利刃”,无时不刻的反噬给了美本土供应商,如高通、英特尔和英伟达等巨头,因无法自由出货,均损失惨重,还有赛灵思等部分厂商,更是直接走向破产,以出口为主的美半导体一片哀鸿,流失了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
对于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局面,本以为美方能够认清现实并及时收手,但事实证明,美帝主义亡我之心始终未死!近段时间,特朗普重新上台,他在第一时间就对全球贸易抡出了“重锤”。
据媒体报道,美方在对中国商品征加高达10%关税的同时,还提出了一项堪称“无耻”的条件。那就是要求中国在接下来四年时间里,每年从美国至少进口超过5000亿美元的农产品和石化能源,也就是2万亿美元,约15万亿人民币!如果中国接受该条件,那么美方就将“手下留情”。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压根不算是国际贸易协议,只是美方的霸权胁迫手段罢了,他们还当中国是十数年前任人欺辱的时候,仍妄图利用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在农产品、石化能源等领域绑架中国市场以及在产业政策上逼迫我们妥协。
美方列出的这份价值15亿元的大单,可以说存在着不少猫腻,其中,大豆和牛肉等产品的比例占到了40%以上。这些农产品是美国中西部的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这里又是美国共和党的票仓。
但在2023年,当地的大豆出口规模却暴跌了12%,以至于很多农场主都极为不满,甚至放出狠话:“如果再不救市,将转而把票投给民主党”。
也就是说,特朗普所谓的“贸易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讨好背后的“票仓”。还有页岩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产品,这次也被美方强行加进了要求中方采购的清单,因为在近些年全球新能源加速转型的大环境下,美国的科氏工业等页岩气供应商承受着超3000亿美元的债务压力。
而在这些行业巨头的疯狂游说下,美方急需找一个“接盘侠”,所以便把目光瞄向了中国,幻想着让我们大规模采购其低端商品,这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能安抚美企的不安情绪,同时还可以缓解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贸易逆差。
要知道,从2020年开始,中美的贸易逆差就水涨船高,2023年更是超过了3800亿美元,其中半导体等机电产品的占比高达48%。
中国原本是高通、英特尔等很多美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可由于美方不断扩大封锁规模、频繁修改芯片规则,短短4年时间,美芯对华的出口就从120亿美元暴跌至不足30亿美元,缩水了将近80%!还有波音等公司,接连遭到中方反制,时至今日,波音在大陆的份额已不足10%。
相比之下,比亚迪、华为等中国硬核科技企业正加速“出海”,如5G通信、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电池配件技术等等,俨然已成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在这些关键领域,我们所占的全球份额将近50%,美方根本挡不住!
很显然,目睹自身“霸权”被动摇,美方在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无果之后,是彻底着急了,现在竟然要强买强卖,企图用大豆这些低端农产品和石化能源,来让我们主动放弃高端科技产业的升级。
只不过,美方这次恐怕要踢到铁板之上了,特朗普用“小麦换钢铁”的计划,完全就是一厢情愿。因为中国早已今非昔比,历经与老美长达7年的科技博弈,各个产业趋于完善,无惧所谓的“霸权勒索”。
另外,过去早已多次证明,美西方是靠不住的,倘若我们按照美方的要求,在农产品和能源进口方面全部依赖美国,那么必然会掉入陷阱,一旦对方突然“翻脸”,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拿能源进口来说,国内有34%的天然气是来自中俄管道,有41%来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正是这多元化的布局,才确保了中国工业体系的良性运转和持续升级。而且,我们现阶段天然气的进口价格,每立方米仅有美国页岩的三分之一,又怎么可能会花费高价、把所有“鸡蛋”全放进美国的“篮子”里呢?
特朗普开出的“15万亿元天价清单”,表面看似是气势汹汹的“霸权要价”,其实却是彻底撕开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遮羞布”,高端制造逐步失去话语权,低端商品又不受青睐,简直无解,仅靠政治勒索来虚张声势,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注定会失败。
换个角度来看,美方对我们“要价”越高,则恰恰证明我们的布局是正确的,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双循环战略”的提出,再到RCEP的签署以及金砖国家的扩容,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的引领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