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 责编 | 柒 排版 | 二月 第 8818 篇深度好文:4996 字 | 14 分钟 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票房破58亿!《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榜首!

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历史上的一个标杆和奇迹。

五年后,《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上映,票房一路飙升,甚至有机构预测票房能达到95亿。

很多人说,这两年经济不好,大家都不愿意消费。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是大家更愿意为好作品付费。

就像哪吒的导演饺子所说“我们不图快,只图好,因为观众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动用最好的资源去进行创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资源用到极致,要对得起观众。”

“不赚快钱,不为赶时间降低质量”

“每一部作品都当做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不断追求极致的导演饺子。

一、放弃稳定的医学,

转身追寻热爱的动画

饺子原名杨宇,1980 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和许多 80 后一样,他自小就痴迷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是他动画梦想的启蒙之光。

上初中时,《圣斗士》和《七龙珠》又让他深深着迷,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漫画家是他心底炽热的梦想。

然而,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到 20 岁的饺子经过深思熟虑,听从了家人的建议选择学医。对他而言,这是个极为现实的决定,医生这份职业至少能保障安稳的生活。那一年,饺子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四川收分最高的华西医科大学录取。

进入大学后,手握 “医生” 这份就业保障,饺子却并未如预期般感到安心,反而时常被一种憋闷感笼罩:“有东西在跳,有火在烧,彷佛一头猪在地震来临前想要拱圈”。这种感觉持续了三年,心中那团无名火越烧越旺,可他一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2002 年,大三下学期,药学院的同学黄雷转行做软件的举动刺激了饺子,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激情瞬间爆发,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自己对创作的热爱从未熄灭。从小到大,饺子就酷爱绘画,在同龄人中绘画水平堪称佼佼者,课本上满是他的涂鸦,也常得到大家的称赞。

但由于家境普通,他危机感很强,深知靠画画谋生并非易事,便强行压抑了这份兴趣,准备按部就班生活。可这兴趣之火一直在他心底燃烧。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时,常被 “已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所束缚,纠结于 “放弃是否可惜”。但饺子明白,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终于,他也 “拱开猪圈”,放弃了坚持三年的医学,选择重拾动画梦想,开始自学 MAYA(三维动画软件),踏入 CG(计算机动画)行业。

2002 年,MAYA 相关的学习资源十分匮乏,无论是教材还是师资力量都严重不足。初级教材本就稀少,高级教材更是难得一见。

饺子只能依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学习 MAYA 六个月,大致了解几大模块后,大四寒假,他制作了一个短片,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整合,也为了方便找工作。

尽管过程艰难,但毕业后,他还是在成都一家三维动画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公司规模较小,他得以负责从创意设计到后期制作的全部流程,实现了从兴趣到商业创作的转变,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画技术和艺术素养。

二、辞职闭关三年八个月,

靠母亲退休金度日

成功转行并获得工作,似乎是饺子梦想成真的开始。可仅仅一年多后,他又做出了人生中第二个关键抉择:辞职闭关,创作个人作品。

这一选择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傻,但对饺子来说,这是源于他内心深处 “作品决定论” 的认知。在 CG 行业,每个人的技术实力都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作品就是个人的名片。

饺子清楚,自己没有人脉关系,想要在这一行立足,唯有靠实力,而证明实力的关键就是作品。广告公司的工作受多种因素限制,难以让他创作出真正满意的作品,于是,他毅然辞职。

这个决定在当时面临诸多困难。父亲在他刚工作时就已去世,母亲退休后每月仅有 1000 元退休金,家里积蓄不多,饺子本应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可他工作不久,也没多少积蓄。

饺子版《哪吒》中,哪吒父母是吒儿最坚定的守护者,这其实是饺子自身家庭的投射。当初他弃医转行,面对旁人的冷嘲热讽,是父母用爱给予支持,花大价钱为他购置高配置电脑。

父亲去世后,他要辞职,母亲依旧毫无保留地支持他,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还靠退休金维持两人的生活。

饺子回忆那段时光时说,他们在生活上能省则省,衣服基本不买新的;食物方面多亏母亲精打细算,常去超市挑选特价商品,且以素食为主,既健康又实惠;住宿依靠父母积蓄购买的成都二手房;旅行对他们而言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充满偏见的世界里,饺子就像哪吒,父母的爱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他心怀感激地表示: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没有他们的开明豁达,我不可能轻易转行,没有父母的无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梦想,为五斗米折腰,没有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制作中。


整整三年多,饺子几乎足不出户,活动范围从未离家超过40公里。那段日子,他仿佛与世隔绝,生活轨迹简单得如同身处空间站,每日在客厅、卧室、厕所之间往返,三点一线,单调却又充满专注。偶尔,他会出门散散步,权当锻炼身体,打破这略显沉闷的生活节奏。

在那样的环境下,辞职全身心投入创作本就需要极大的勇气,90%的人都难以做到。而即便在那10%有勇气迈出这一步的人中,绝大多数也无法像饺子这般,日复一日地保持着近乎“变态”的自律。为了专注创作,饺子家甚至没有牵网线,需要上网时,他就前往朋友家。

这样做,一方面能减少娱乐时间,避免被外界浮躁的社会气息干扰,让自己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世界里;另一方面,也能保证用于制作动画的电脑不受网络波动影响,维持稳定运行,确保创作过程顺利。

正是凭借着这份对动画的极致热爱与疯狂执着,饺子在孤独中默默耕耘。终于,在2008年,一部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16分钟短片横空出世。


这部短片几乎零成本,是饺子凭借一人之力,仅依靠一台电脑,耗时三年零八个月精心打造而成。短片一经推出,便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动画界,瞬间引发强烈反响,口碑爆棚。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它在国内外各大奖项中屡获殊荣,斩获30多个大奖,让整个动画行业为之震惊,也让饺子这个名字开始被众人知晓。

三、不疯魔,不成活

《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虽然让饺子获得了一些机会,但当时中国动画市场的大环境依旧严峻。

大部分投资方在看到项目时,首要关心的是投资回报,总会问他:“你怎么才能回收成本?”

这一现实问题让饺子在寻找投资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在之后整整五年的时间里,他都没能遇到合适且靠谱的投资方。

在这段看似“空档”的时期,饺子并未消极等待,而是一边通过接商单和外包项目维持生计,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专业电影制作知识,不断沉淀和积攒自己的能量,为未来的创作做更充分的准备。

直到《大圣归来》在电影市场强势崛起,如同划破夜空的璀璨流星,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多年的沉寂,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春天。

时间回溯到2008年,一位名叫易巧的大学生偶然看到了《打,打个大西瓜》这部短片,饺子的才华令他惊叹不已。

时光流转,2014年,光线传媒CEO王长田怀揣着打造中国皮克斯的梦想,成立了旗下动画公司“彩条屋”。


而此时,6年前被饺子才华折服的易巧,已然成为彩条屋的CEO,负责在全国寻觅优秀的动画人才,饺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他心中的首选。

2015年,易巧专程飞到成都与饺子会面。两人见面交谈后,彼此欣赏,一拍即合。易巧认定饺子是不可多得的天才,而饺子也欣喜终于遇到了真正懂他、愿意支持他的人,不再像之前遇到的那些不靠谱的合作对象。

当易巧询问饺子能否停下手中的外包工作,退还相关款项,一起花三五年时间全力打造一部大制作时,被创作欲望压抑了整整6年的饺子几乎没有丝毫犹豫,果断答应了下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两人首次见面半年后,饺子将自己想要制作哪吒相关作品的剧本大纲,以一个在他看来略显粗糙(自嘲为“巨丑” )的PPT形式发给易巧。

饺子一心想要打造一部属于自己的经典作品,易巧同样渴望证明自己,对投资人的资金负责,因此他对待这个项目格外严格。易巧再次飞到成都,与饺子深入探讨剧本,从主题结构到人物性格,两人逐一把关,仔细分析剧本存在的问题。

为了拿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剧本打磨过程,这一磨,就是整整两年。


稿子打磨完成后,进入制作阶段,又耗费了三年时间。在饺子眼中,电影制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死磕”到底。

他认为:“我们这个行业太缺乏优秀的作品了,而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观众的认可。只有观众喜欢、愿意接受我们的作品,中国动漫才有发展的希望。不能总是寄希望于观众的怜悯和施舍,否则这个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大圣归来》之后,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动漫作品,但从整个电影市场的占比来看,仍然太少。我们希望用高质量的作品,改变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偏见,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其中,让他们不仅能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还能活得更有尊严。”

四、“我希望能一直做动画,

哪怕到生命最后的那一刻”

在制作《哪吒2》的时候,饺子感慨,制作第一部时自己年轻气盛,有些不管不顾,挖了不少 “坑”,导致第二部编剧难度大增,花费了更久时间。

在《哪吒1》剧情的中,哪吒虽做出正确选择,初步抗争了命运,但饺子清楚,改变命运绝非易事,冲突不会轻易消解。按照剧情发展,哪吒迟早会与更广阔的世界产生碰撞。

然而在一些具体呈现方式上,饺子着实头疼不已。比如在设定三大龙王与东海龙王的关系时,他希望三大龙王既能协助东海龙王对付陈塘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主权,甚至做出背叛东海龙王的决定。

这几个龙王处于借势关联的状态,如何安排剧情,让三大龙王即便命门被东海龙王掌控,还能跳出其控制,成了一个难题。

起初,饺子毫无头绪,感觉这是个无法解开的死结。他常常陷入沉思,甚至会躺在地板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终于想到通过虚空裂爪的设定,割开空间将龙王们传送至别处,用锁链连接命门,再通过与他人交易解开锁链。

灵感乍现的那一刻,所有难题迎刃而解,这种感觉让他十分畅快。他发现,创作中的难题往往如此,只要持续思考,总会在某个瞬间找到突破点。在搭建人物关系和故事构架的过程中,他在混沌中摸索了近两年,虽然痛苦,但他明白这些都是创作必经的过程。

在这 5 年的创作过程中,饺子自身也发生了变化,他感觉自己变得更加纯粹。有了第一部的经验,他在创作时更加沉稳,耐得住性子。

饺子本就是个单线程思维的人,习惯专注做好一件事,还有些完美主义强迫症,事情不做好就会一直挂在心上。以前他常因此感到内耗,但现在他学会了与这种痛苦和解。

他深知创作过程虽痛苦,但只要坚持,总会找到出路。他明白痛苦是人生常态,人类似乎注定要在长久的痛苦中换取片刻欢愉,而他选择坦然接受这一切。

饺子坦言,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个不太自信的人,即便做出了《哪吒》这样的佳作,也依旧如此。但他认为自我怀疑是进步的动力,只有每次都突破极限、全力以赴,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他选择动画这条路,源于内心的热爱,幸运的是,市场也给予了正向反馈,让他的兴趣与事业得以结合,这样一来,即便创作会消耗精力,也不会那么快消磨他的热情。

饺子觉得,《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核心命题 —— 反抗命运,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很难简单判定命运是否能被改变。有人认为命运难以改变,从而选择退缩,而他坚信命运可以改变,所以坚定地在动画道路上前行。

哪吒这个角色身上,有着他的性格与想法的影子,哪吒的极致、张扬和纯粹,也是他所向往的。能与哪吒 “相遇”,饺子心怀感激。

这些年,他为动画创作付出了许多,白头发也多了起来,但他并不在意。在他心中,能够一直从事自己热爱的动画事业,就是最大的幸运。他从未想过退休,因为在他看来,一旦停止创作,生命便会迅速衰败。他希望能在动画领域不断突破,一直创作下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参考资料:

1.《奇迹!《哪吒》两部要破100亿!史上最穷导演40岁改命,封神背后: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粥左罗;

2.《导演饺子:超越《哪吒1》,有多难?》,人物;

3.《《哪吒》导演饺子,一个“疯子”的18年死磕》,文娱价值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好文阅读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