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上映之前:百家争鸣,不知看哪个好。
上映之后:射雕卖情怀,儿女情长;封神2端了个半成品上桌。
唯有《哪吒2》一骑绝尘,成了票房黑马。
票房不断上涨,猫眼预测最终会达到87.38亿。
《哪吒2》为中国动画电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哪吒》背后的导演——饺子并不是科班出身。
谈到他的成名之路,还真的带一点“传奇色彩”。
啃老数年,一鸣惊人
谈到“啃老”这个词,大多数人会投射蔑视的目光。
这类人似乎就应该被指着鼻尖骂,被唾弃。
饺子导演成名之前的生活,也是如此。
他原本是华西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学的医药专业。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饺子的兴趣逐渐偏航。
他爱上了画画,做动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钱重修课业,就利用空闲时间在宿舍自学。
或许是天赋使然,做出来的效果也像那么回事。
既然兴趣出现了偏差,毕业之后饺子自然没再选择升学或者就职医学类的工作。
他找了一家广告公司上班。
只不过,干了没多长时间,饺子就辞职了。
辞职意味着没有收入,饺子只能躲在家里“啃老”。
1000块钱的退休金,母子俩过的很是清贫。
为了学习三维动画制作,饺子整个人都“焊”在了凳子上。
生活两点一线,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学习。
“啃老”期间,邻里邻居的闲言碎语自是少不了。
但饺子充耳不闻,听之任之。
因为与旁人“白费口舌”只会影响自己的思路。
2008年,宅家3年8个月后,饺子终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打个大西瓜》
16分钟原创视频,一经上映点击量便破了千万。
这是一部立意极高的动画短片,懂的人自然都懂。
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纷纷落入饺子导演手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些不被看好的时光,闲言碎语化成一砖一瓦成了饺子的垫脚石,为他铺就了一条光明灿烂的成功之路。
掌声之后,饺子销声匿迹,查无此人。
就当大家以为他江郎才尽时,《哪吒》来了。
十年磨一剑
2019年7月26日,饺子编导的长片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
2年时间打磨剧本,3年时间制作动画。
哪吒的人物形象,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
如何打破哪吒的固有形象,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横在饺子眼前的一根横梁。
在饺子的世界观中,哪吒和李靖不再是绝对的对立面。
第一部没有“剔骨还父”,“父爱如山”倒是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饺子将哪吒定义为“投错胎”的“魔丸”。
他渴望和大家做朋友却被陈塘关的百姓视为妖魔,视为仇敌。
他垂头丧气,却在紧要关头护百姓周全。
哪吒逆天而行的成长经历,颠覆想象的“朋克”造型令无数观众惊讶于饺子导演的想象力。
他并非科班出身,甚至有人在此之前根本没听说过“饺子”的名字。
确实,在中国导演界,饺子如同“初生牛犊”。
他既没有陈张冯三位导演那样优秀的作品傍身,也没有陈思诚的名气。
但是,他们的风格不同,志气不同,赛道不同。
似乎,也没什么可比性。
第五代导演固然有名气,有能力,有影响力,可没有一个人能拍出《哪吒》的传奇。
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化,或许已经跟不上当代人的审美。
动画电影这条路,无一人敢碰。
《熊出没》是每年都要出贺岁档,《哪吒》偏偏杀出了一条血路。
只不过,哪吒的成功不是饺子导演一个人的功劳。
动画电影的“万龙甲”
开辟“哪吒”新形象是饺子的想法。
但是特效和制作是20多家特效团队和60多家制作公司的功劳。
“山河社稷图”花费4个月时间制作。
主演的建模,每一帧都细细打磨。
2019年暑期档,《哪吒》上映。
饺子导演几乎没有粉丝基础,《哪吒》也没有观众基础。
暑假期间,除了学生,上班族也没有太多时间了解。
《哪吒》能火,全靠口碑。
上映仅仅1.5小时,就拿下了1亿票房。
最终,《哪吒》创造了50.35亿元票房。
2019年年度票房总冠军,落在了饺子导演手中。
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华鼎奖,各大奖项拿到手软。
突如其来的名气和荣誉并没有冲昏饺子的头脑。
《哪吒》路演现场,饺子宣布要“闭关写剧本”。
2025年1月29日,饺子带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强势归来。
截止到2月6日,票房已经突破56亿。
五年时间打磨一部作品,在电影商业化的今天,试问哪个导演能做到。
从1到2,饺子肉眼可见的沧桑,白发都生出许多。
《哪吒1》全片所有的镜头数量加到一起1800多个。
但《哪吒2》光是特效镜头的数量都超过了1900个。
妖族和仙界的大决战,最大的队伍人数有两个亿。
形形色色的妖怪都有具体的外貌,有独一无二的技能。
这些,都要耗费制作团队无数的心血。
饺子接受《鲁健访谈》时谈到创作态度。
“每一部作品都要当做最后一部去创作,不给自己留后路,留任何突破的可能性”
下一部作品,大家将要挑战新的极限。
哪吒的穿心咒,团队整整研究打磨了一年才做出最完美的效果。
对比《封神2》,导演与导演之间的差距就出来了。
《哪吒2》无论是画面制作还是内容呈现,都比第一部要更加精良。
但《封神》的神话,似乎已经停留在了第一部。
殷郊法相似是半成品,甚至出现了穿模的bug。
观众可以等待,但绝不会为“半成品”买单。
失去一次机会,就等于失去了所有。
乌尔善在路演现场被观众指着鼻子骂,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封神三部曲,或许会戛然而止。
《哪吒》的成功,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希望。
它的背后,凝结了中国138家动画公司的心血。
当片尾字幕缓缓滚动时,大家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幅“全中文”制作的画卷。
《哪吒》全片,没有一家外国公司参与制作。
中国动画行业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联手创造了“中国动画影业”的辉煌。
土拨鼠帮由“熊出没”团队打造。
殷夫人画单由“深海”团队制作。
哪吒对战反派的高燃场景由“流浪地球”团队操刀。
电影的成功是表面,背后的技术创新,文化自信更值得尊敬。
未来,中国动画电影将会走向更高的维度。
结语
细节之处更能见诚意。
中国动画电影,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