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和20岁的妹妹聊天,发现人虚长了一些年岁以后,有些道理,真的是30岁之后才慢慢悟到的。有些道理,希望自己20岁就明白。
1、什么都要,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曾经,什么都想要,如果要不到,我就更努力一点,花费的时间更多一点。现在明白,一味的挤压自己只会把时间精力分解的支离破碎,什么都要,只是因为,并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只是单纯的想给自己多一点机会,多一点选择。
2、不要太害怕遗憾。
年轻的时候,生活是一条完美的、精心修饰的画布,一不小心蹭到黑点都会紧张兮兮。
但其实啊,人生的独特性,也是遗憾构成的;属于你的画布未必完美,但是够特别。甚至年龄大一点以后,觉得完美也挺无趣的;留一点遗憾,留一点念想,这就是生活本身。
3、不要害怕改变。
改变并不意味着要成功,改变只是改变而已,失败了也必然有经历、有收获。
以前有来访者说,想换个工作,但是怕换了以后还不如现在,我说,那就再换一个好了。没有人规定,下一个工作,就是你人生的最后一个工作。
4、不要想改变任何人。
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对自己、对别人都是。
我们形成今天的自己,是成长环境、认知、习惯、防御机制,共同塑造的结果。一个微小的改变,可能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大震荡。别对自己要求太高,同样,也别对别人要求太高。
5、越自信的人,越敢于承认自己不好。
年轻的时候做记者,总怕被采访人问住;后来转行做咨询师,也怕来访者的问题我回答不了。
现在,更能大胆的承认我不知道,对你的问题,我还需要更多一点时间探索。这是时间和经验带来的自信。
6、努力对自己好一点,才能照顾身边的人。
照顾身边的人,但不献祭自己。
因为我的坏情绪会让我难受,也会让身边的人难受。尽可能用愉悦的情绪照顾身边的人,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7、别太把聪明当回事。
年轻的时候,谁不愿意听别人说一句:这孩子聪明,将来一定大有可为。30岁之后,看过更多的成功案例,发现,大多数人的成功,来自于笨拙的努力。
反而,聪明人太依赖聪明,早早离开了牌桌。
8、尽可能做喜欢的事儿。
不要高估你对不喜欢的事情的忍耐度。
事事皆有难度,哪怕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也会千难万险,不过因为喜欢,你会更想坚持一下,会情不自禁的多付出一点儿、多投入一点儿。
如此,做成事儿的概率更高。或者,哪怕没有做成,也花了大把时间跟喜欢的事情在一起,不亏。
9、不要去追逐幸福,因为幸福是专注的副产品。
坏消息,幸福是不可追逐的,你越追,越疲惫,越不幸福。
好消息,幸福是可以被创造的,获得幸福最靠谱的方式是专注。专注的做一件事,专注的爱一个人,你自然感受得到幸福。幸福是专注的副产品。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小小感悟,与你共勉。
———— e n d ————
预约咨询,请扫码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创始人
畅销书籍:《停止内耗》
《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
人生最大的理想:
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写不同的文章
我们的咨询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询预约
微信预约:ruoshanxinli
电话预约:19910780529
选咨询师请前往菜单栏”心理咨询“栏
或直接联系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红书@心理咨询师若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