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晓婷,今年35岁,是一个单亲妈妈,住在一个小县城里。
三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留下我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今年7岁,刚上小学,我一个人既要照顾她,又要工作养家,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丈夫去世后,我的娘家人对我和女儿不闻不问。我的父母一直重男轻女,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我弟弟身上。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却咬牙供弟弟上大学,而我初中毕业就被送去打工。
后来,我嫁到了这个小县城,丈夫家虽然不富裕,但公婆对我很好,丈夫也疼我。可惜,幸福的日子太短暂,丈夫走后,我成了家里的唯一顶梁柱。
为了维持生计,我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每个月工资四千多,勉强够我们娘俩生活。
公婆也很心疼我,经常接送孩子,偶尔还会帮衬点钱。但我知道,他们年纪大了,也没什么收入,不能总靠他们。
于是,我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只希望能够给女儿一个稳定的生活。
生活虽然辛苦,但我咬牙坚持着,直到拆迁的消息打破了这份艰难的平静。
丈夫家住的老房子要拆迁了,公婆分到了一笔70万的补偿款。消息刚传出来,我父母就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
“晓婷啊,你公婆拿了那么多钱,你也有份吧?”电话里,母亲的语气带着急切。
我苦笑:“妈,那是公婆的钱,我没有资格拿。”
“怎么没资格?”母亲立刻提高了嗓音,“你可是他们的儿媳妇,还是给他们生了孙女的,凭什么你就不能拿点?”
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她根本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弟弟。果然,下一秒,她就直截了当地说道:“你弟弟最近正愁买房子的钱不够,你拿出50万给他,剩下的20万你留着,够用了。”
听到这话,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果然,他们从来没把我当回事。他们不是心疼我,而是想从我这里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妈,那是公婆的钱,不是我的,我不能给。”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冷静,但心里已经泛起了委屈。
“你这个死丫头!”母亲在电话里尖叫,“你怎么这么自私?你弟弟可是你亲弟弟!你就眼睁睁看着他没房子住?”
我深吸一口气,忍住眼泪:“妈,你们从来没管过我,也没管过我的女儿。丈夫去世后,你们连个电话都没打过,现在倒是找我要钱了?”
母亲被我堵得说不出话,最后只丢下一句狠话:“你等着!”然后狠狠地挂了电话。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第二天,父母竟然直接找上门来。
那天,我刚下班回家,女儿正在屋里写作业,门铃突然响了。我打开门,看到父母站在门口,脸色阴沉,母亲手里还拎着一个袋子,像是打算住下不走。
“妈,爸,你们怎么来了?”我皱起眉头,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母亲直接推开我,冲进屋子里坐下,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来拿钱。”
“我不是说了吗,那是公婆的钱,不是我的。”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但心里已经开始发紧。
“你别管是谁的钱,你拿到手了就行。”母亲冷笑,“你公婆对你那么好,肯定会给你的。”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妈,不是所有的钱都应该给弟弟用。我和女儿也需要生活。”
“你一个女人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母亲不耐烦地挥手,“你有个房子住,有个工作,够了!你弟弟才是家里的希望,他要买房结婚,这笔钱必须拿出来。”
我气得发抖:“妈,女儿就不是家里的一部分吗?你们为什么从来不管我?”
“你嫁出去就是外人了,当然要帮弟弟!”母亲理所当然地说。父亲一直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默认母亲的话。
我还想再说什么,母亲竟然直接在地上坐下,撒泼打滚:“我白养了你这么多年!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连亲弟弟都不帮!”
我彻底愤怒了,但还没等我开口,公婆突然赶到了。
婆婆一进门就拉起母亲,冷冷地说:“你们要闹到什么时候?这钱是我们的,我们愿意给媳妇和孙女,是我们自己的决定,轮不到你们来指手画脚!”
公公更是直接:“你们要是再闹,就别怪我们报警了!”
父母见公婆态度坚决,知道再闹下去也没用,才灰溜溜地走了。但这件事并没有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母亲天天打电话,不管我怎么解释,她都在电话里哭哭啼啼,说我是个冷血无情的女儿。
我被逼得筋疲力尽,最终,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把钱还给了公婆。
“妈,爸,这下满意了吧?”我在电话里冷冷地说。
母亲顿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我会真的把钱退回去,随即又骂道:“你这个死丫头,真是没用!你弟弟可是你的亲弟弟,你居然不帮他!”
我没有再回复,直接挂断了电话。
三天后,婆婆突然打电话让我回去一趟。
我以为他们有什么事情要说,结果,到了家后,婆婆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心疼:“傻孩子,我们知道你的难处,所以,我们把钱存到了你女儿名下的账户里。”
我愣住了,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你们……”我哽咽着,根本说不出话。
“这是我们孙女的,以后她长大了,能用得上。”婆婆轻轻拍着我的手,“你别觉得愧疚,你公公和我都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
我再也忍不住,抱着婆婆失声痛哭。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真正的亲人,并不是血缘关系决定的,而是那些愿意无条件疼爱你、支持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