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感是古老的疾病,人类对流感比较熟悉,但流感病毒无法彻底消灭,需要科学应对。目前正值流感高峰期,又遇上春节大“迁徙”,专家提醒:出行注意个人防护。老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建议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用药,预防发展成重症。
02
当前无论国产还是进口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产量、医院的储备量都是充足的。不过,专家也提醒,流感、新冠分别有循证证据特别充足的药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需要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不能乱用、滥用。
0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师谷丽教授介绍,流感一般从12月份进入季节性流行期,持续到次年1月底,集中高峰期约为1.5个月,全程约2.5个月~3个月。3月会呈散发,流感才算“过季”。
04
流感病毒大多数人易感,主要影响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且通过咳嗽等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呼吸道飞沫沉降到地面之前可“飞”1.5米。人流密集处,社交距离近,流感因此容易传播。很多人反映感染流感后出现多种症状,如发热、咳嗽,症状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05
国家疾控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流感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谷丽教授表示临床一线感受今年流感与既往无本质区别:“疾病特征突出,包括重症高危人群在内的患者出现急性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的症状较多。一般呼吸道感染表现出的流涕、鼻塞等局部症状反而较少。”尽管如此,年轻人在自限性恢复期由于酸痛、乏力,也需要休息。
06
对于普通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谷丽教授建议,可以购买流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鼻、咽拭子检测;也可由第三方公司上门,采样后进行核酸检测。抗原试剂诊断十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核酸报告在采样后两三小时出结果。在医院流感检测也是采取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这两种办法。
07
“在流感流行期,呼吁年轻人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可居家观察、选择合适药物,没有必要一有不舒服就跑医院排队”。谷丽提醒,医院诊疗量激增,更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家使用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恢复。
08
专家提醒,流感季需要格外重视存在重症高危风险的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人、免疫缺陷、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因病正在使用激素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者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化疗后、肥胖人群,尤其是超胖的,体重指数大于30的人群。这些人群因自身特点导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09
“对于高危人群,需要快速检查,积极治疗。”谷丽教授解释,呼吸道感染从临床症状上无法判断感染了哪些病原,需要通过多重核酸检测(PCR)才能鉴别是流感、新冠还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捣乱”,从而进行积极治疗或缓解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在48小时内用药治疗,如果吃药期间高烧不退,或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南方都市报 漫画:杨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