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儿子们大多不幸

新视角读《史记》之九十

文/宋玉山

在封建社会,尤其是战乱年代,不仅功臣危险、亲信反目、英雄悲歌,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命运多舛。皇子天生富贵,养尊处优,风光无限,多少人羡慕不已。然而,皇子背后的辛酸悲伤,又有几人知晓?

刘邦有八个儿子,两个当了皇帝,六个做了王爷,应该是尊贵之极,但却有的被杀,有的自杀,有的终日惶恐不安,有的甚至被活活饿死,令人感慨万千。

《史记》记载,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不得已封了几个异姓王,得到天下之后,为了强化“家天下”的中央集权,又陆续把他们铲除,换成自己的儿子当王。刘邦认为,自己的亲骨肉总比外姓人可靠,儿子们也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不能枉生于帝王家。可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们多数下场都很悲惨。

长子刘肥,是刘邦年轻时与一情妇所生。情妇姓曹,没有名分。刘肥觉得自己来路不正,从小就谨慎小心,逆来顺受。刘邦对他还不错,当有人建议说,齐国地位重要,应该由亲近之人当王,刘邦就想到了刘肥,便把韩信改为楚王,封刘肥当齐王,凡是会说齐国话的百姓都归属齐国。刘邦还派自己最信任的铁哥们曹参,担任相国辅佐刘肥。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登基,刘肥进京朝见。有一次在宫中宴饮,汉惠帝觉得刘肥是大哥,就按照家人的礼节,推让他坐了上座。吕后大怒,心生歹意,命人拿来两杯毒酒,放在刘肥面前,让刘肥给她敬酒。看来,吕后经常备有毒酒,随时能用。刘肥不知酒中有毒,端起了酒杯,危急关头,汉惠帝站起身来,端起另一杯毒酒,要与刘肥一同向吕后敬酒。吕后大惊,一把打翻汉惠帝手中酒杯。这举动太异常了,刘肥不敢再饮,假装酒醉匆忙离去,事后得知是毒酒,吓出一身冷汗。汉惠帝的做法,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的,总之是救了大哥一命。

吕后没有毒死刘肥,但不让他回去。刘肥心里害怕,整日战战兢兢。为了保命,刘肥听从属下建议,拿出齐国一个郡,献给吕后的女儿,并尊吕后女儿为王太后。吕后女儿本是他的妹妹,却要像母亲一般尊奉,如此屈辱的事情,刘肥也不得不干。

吕后对刘肥放心了,才放他回去。刘肥深知吕后歹毒,终日惶恐,生怕哪天有杀身之祸降临,结果三十多岁就抑郁而死。这在刘邦儿子当中,还算是好的呢。

次子刘盈,是吕后唯一的儿子,因是嫡子,从小就被封为太子,应该是十分幸运,快乐无比。但刘邦对他缺乏慈爱,当年战乱之时,刘邦为了自己逃命,几次狠心把他踢下车去。当时刘盈只有五六岁,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肯定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如果不是夏侯婴相救,他恐怕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所以,刘盈登基之后,把靠近皇宫的一处豪宅赐给夏侯婴,取名“近我”,对他格外尊宠。

长大以后,刘邦又多次想废掉太子,幸亏母亲厉害,大臣相助,才度过危机。当皇帝之后,吕后强势,他整日郁郁不乐。汉惠帝性格仁慈柔顺,心地善良。他见母亲把戚夫人砍去四肢,挖掉眼睛,熏聋耳朵,搞成“人猪”,心理受到巨大创伤,痛心疾首,大哭不止,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她的儿子,再也没脸治理天下了。”刘盈为此大病一场,一年多不能起床,从此落下病根儿,二十多岁就英年早逝。吕后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三子刘如意,是戚夫人所生。刘邦宠爱戚夫人,自然也喜欢刘如意,这从给他起的名字就能看得出来。如意小小年纪,就被封为赵王。刘邦还多次想废掉刘盈,立如意为太子,最终没有成功。刘邦临死时,十分担心爱子,专门派忠心耿直的周昌去辅佐保护他。

刘邦死后,吕后开始报复,下诏让如意进京,打算杀害他。周昌却不理会,不让如意离开。周昌对吕氏有恩,性格耿直,威望很高,吕后也惧怕他三分。但吕后杀如意之心坚决,设法先调开周昌,再把如意召进宫来。

汉惠帝知道母亲用意,与弟弟同吃同睡,不离左右,精心保护。但时间一长,难免疏忽。吕后趁惠帝早起外出之机,派人毒死了如意。可怜刘如意,死时只有十多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四子刘恒,是刘邦诸子中唯一幸运之人。他母亲姓薄,原来是魏王豹的妃子,被俘后在宫中做奴隶。刘邦见她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但并不宠爱,只与她有过一夜接触。这一夜的接触,却让她生下一个儿子。

刘邦对母子俩没什么感情,刘恒被派到边远之地,封为代王,母亲也跟着去了。娘俩知道自己的处境,谨小慎微,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当吕后势力被铲除以后,刘邦的儿子中,除了吕后养子刘长外,只剩下刘恒一个人了,群臣就拥立他当了皇帝,被称为汉文帝。没想到,毫不起眼的刘恒却是雄才大略,称帝后大展宏图,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四十六岁时病逝,是刘邦儿子中寿命最长的。

五子刘恢,是刘邦妃子所生,其母没有留下姓名,可见地位不高。彭越被杀后,刘恢被封为梁王。吕后专权时,硬是把他改为赵王,吕产代替他当了梁王。此前,已有两个赵王被吕后杀掉,赵国成了不祥之地。刘恢心里很不乐意,却不敢不从。

刘恢本来有一个恩爱的妃子,吕后却强迫他娶吕产的女儿做王后,明显不怀好意。吕产女儿名为王后,实则监督,仗着吕后和父亲撑腰,飞扬跋扈,整天“狮子吼”,而且性情蛮狠,心肠歹毒,毒死了刘恢爱妃。刘恢悲愤交加,恐惧绝望,不堪忍受,含恨自杀。

六子刘友,也是刘邦妃子所生,其母不详。刘友最初被封为淮阳王,吕后杀了刘如意,就把他改封为赵王,并把吕氏之女嫁他为妻。刘友不喜欢吕女,吕女嫉妒怨恨,向吕后诬告刘友谋反。

吕后不问青红皂白,把刘友囚禁起来,不给他任何食物。刘友饥饿难忍,心中悲愤,作了一首歌,唱道:“诸吕朝中掌大权,刘氏江山实已危;以势胁迫诸王侯,强行嫁女为我妃;我妃心毒其无比,竟然谗言诬我罪;为王却将饥饿死,无声无息有谁怜;吕氏天理已灭绝,祈望苍天报仇怨。”《史记》将这首歌词全文记载下来,流传至今。可怜刘友,堂堂一位皇子和王爷,竟然被活活饿死!

七子刘长,是赵姬所生。赵姬是原赵王张敖后宫的美人,有一次刘邦去赵国,张敖把赵姬献给刘邦,只有一夜,就怀了身孕。不久张敖获罪,他和家人全部入狱。赵姬对狱吏说:“我曾经被皇帝宠幸,已有身孕。”狱吏不敢隐瞒,如实禀报,刘邦却不理会。赵姬性情刚烈,怨恨刘邦无情,生下刘长后,悲愤自杀。刘邦后悔莫及,把刘长交由吕后抚养,厚葬赵姬。

刘邦灭了黥布之后,封刘长为淮南王。刘长是吕后养子,有十几年的养育之情,所以吕后没有对他下手。事情很是奇怪,刘盈是吕后的亲儿子,却仁慈善良,没有一点吕后凶狠的遗传基因;养子刘长,倒是继承了吕后不少的恶习。他傲慢无礼,桀骜不驯,擅杀大臣,为所欲为。汉文帝登基以后,他又图谋造反,事情败露,被朝廷捕获。汉文帝念他自幼丧母,身世可怜,不忍杀他,把他流放蜀地。刘长继承了其母刚烈的性格,不肯受辱,绝食而死。

八子刘建,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也是妃子生的,其母不详。刘邦铲除卢绾以后,封刘建为燕王。吕后专权时,还没来得及下手,他却自己死了。对他的死因,《史记》没有说。有的史书说,他在一次打猎中,被狐狸抓伤,得了狂犬病,不治而亡。吕后虽然没有杀刘建,但为了能让吕氏当王,就派人暗杀了他唯一的儿子。刘建的儿子,当时还是一个吃奶的婴儿。刘建绝了后,吕后就封娘家侄孙吕通当了燕王。

刘邦儿子的命运告诫我们:人生一世,都不容易,各有各的苦难,皇帝儿子也不例外。明朝崇祯皇帝在国灭之时,亲手砍杀自己的女儿,悲愤地说:“下辈子千万不要生在帝王家。”

所以,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必要追逐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只要一生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者简介】宋玉山,山东沂南人,1956年生,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茌平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农工部副部长,王老乡乡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市委组织部科长,聊城市委办公室科长,茌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聊城市统计局长,聊城市教育局长,甘肃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省委新闻发言人,山东省人大常委等职。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高校特聘教授。2019年退休后,撰写《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共13册、300万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喜马拉雅平台将该书以“精读中国历史”为题播出,目前听众达2.1亿人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