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城乡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布2024年度优秀作品包含保定很多项目,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京南医疗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创作团队:建筑创作研究分院
创作人员:侯永胜、王朝、刘丹、刘欣悦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保定市满城区东部,东临旭宁北街。
项目用地面积:5942.5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7243.3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045.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197.56平方米;
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
建筑高度:21.30米;
功能:展示大厅和办公区。
设计理念
建筑在适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庄重和富有时代感。该项目地理条件优越,建成后必然是满城区一个重要的城市亮点建筑。因此,在立面及建筑形象上充分考虑办公楼的特质,采用现代、高端、大气的建筑语言,运用统一中突出韵律节奏的空间设计手法,对整个建筑进行了既突出整体形象,又极具亲人尺度的细节把控,力求整个项目体现整体而不呆板、大气而不粗糙、现代时尚的建筑性格。
整个项目以真石漆、坡屋檐为主,在立面设计语言上,线条的疏密节节变化, 配以建筑材料和局部窗户造型之间的虚实、暖与冷的材料特质的差别,提升了建筑的形象,彰显了个性。
该项目的建筑形象在整体上既具备了统一的性格,在细节上又具有各自独特的魅力。
保定莲创教育发展产业园二区项目(大阳小学)
创作团队:建筑创作研究分院
创作人员:赵迪、付琛明、张哲、李寒、李佳宁、李思远
项目概况
保定莲创教育发展产业园二区项目(大阳小学)位于保定市莲池区,天威东路以北,锦湖南大街以东,北临规划道路,东侧南侧临住宅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地总面积20515.13平方米,项目规模为:小学 24 班。
总建筑面积19732.4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120㎡,地下建筑面积1612.41㎡ ,地下功能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
基地功能分为教学区,公共区,运动区。西侧视野良好,临防护绿地,且南侧为住宅区,较为安静,因此在西侧布置小学教学区,基地东侧紧邻住宅区,环境安全,在东侧布置运动区,给学生营造一个静谧安全的运动场所,中间布置报告厅、体育馆,临近出入口,便于学生使用和人员疏散既保证了小学各功能的便利性,同时又考虑了整体校园的统一性。
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人性场所》
学校环境是学校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承载者,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本项目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孩子们学习、游戏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同时强调空间的交往性,让师生在校园内感受到空间的交融性、渗透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校园设计中还利用自然条件、养护和构件校园生态系统,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制定弹性设计方案,为未来发展预留发展空间和可调节性。
建筑形体设计结合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沿城市道路的空间轮廓和城市形象,形成统一有序、层次丰富的空间界面,在整体造型上以米白色为主,搭配灰色,橙色,整体造型沉稳活泼,同时各体块采用公共空间连接,围合出不同特色的庭院空间。
建筑设计入口广场,小剧场等公共空间,以满足门厅、接送、等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立面整体风格以简单的横向线条为背景,形成了极具探索性、开放性、交流性的多层次校园空间以及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为穿行在校园中的同学们提供了步移景异的美妙空间感受。
孩子的世界都是多彩的,所以我们在建筑表面加上增添了彩色的装饰构件,使孩子置身学园的同时又不失活泼多彩的童年。通过明快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表达出建筑活泼和白由的建筑表情。
保定首信生命科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满城科创基地项目
创作团队:建筑创作研究分院
创作人员:侯永胜、付琛明、李思远
项目概况
本项目占地26333.33平方米(合39.5 亩),建设综合办公楼、中小企业孵化器、实验中心、生产车间及其他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45108.31平方米,地下车库2900平方米。基地位于保定市满城区,北邻建业路。
设计理念
园区内部被“园区绿谷“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不同的空间感受以及功能配比,同时围合形成中心庭院又给园区增添多重活力。
充分尊重当代科技研发的发展需求,注重人性化和生态环保的研发空间模式转变,创造不同层次的空间诉求,通过有效组合形成富有怡人度的空间。总体布局从城市空间环境入手,高层实验中心建筑布置于基地北侧,形成视野开阔的环境。组团式布局围合庭院组团,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充分体现其独立与私密性。整体形成南低北高的趋势,突出城市地标作用。
场地北侧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工业用地,在建筑布局方面,根据建筑用地退线、规划需求、周边环境及功能分区,生产车间及办公综合功能主要落与北侧,企业孵化器主要落与南侧。地块出入口和交通布局方面,地块北侧主干道设置园区主入口,便于人流疏散,西北侧设次入口,场地西侧布置地库出入口,减少人流车流交叉。
规划空间结构合理有效的解决了交通问题及人流分区,并充分考虑与工业组团的关系,其总体功能结构布置,符合市民及员工要求的公共服务功能和科技办公区域。
立面材质采用米白色与灰色的搭配,通过营造一个系统性的多维度产业空间,创建一个科技产业园标杆,以应对新产业时代的需求项目通过高定位和创新的建筑形象,打造具有足够视觉冲击力的科技产业园,形成产业生态圈,引领未来发展。结合场地特征,从基地南侧界面到北侧城市道路界面依次拾高建筑走势形成南低北高的建筑空间格局,将最好的部分展示出来作为城市的展示窗口。
市政项目
莲池区防洪排涝设施项目
设计团队:市政分院
设计人员:丁津、白芮瑄、靳晨飞、闫琪、王申、陈尧、吕梦帅、刘轲、王子明、牛蕾、马浩、刘欢、范雪莹、刘洋、滑浩洋、陈川、李霞、穆峰亮、袁大壮
项目概况
本项目服务地块范围为东三环以东,京港澳高速路以西,七一东路以南、东风东路以北,服务地块面积约2平方千米,对服务地块涉及凤栖街、龙翔路、科苑街、恒升路、幸安路和腾飞路六条道路实施雨污水管道、路面恢复及配套附属工程。共改造雨水管网5569米、污水管网5383米,并实施路面恢复及配套附属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通信、绿化、照明等专业。
项目特色优势
因现状雨污水管道建设年代较久且整体设计标准较低,无法满足园区现阶段的雨污水排放需求,大于之后出现内涝现象及污水管道反水尤为严重,影响了园区企业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着城市的良性发展。本次工程进行雨水管道改造建设的同时,更换建设老旧、破损淤堵的污水管道,雨污水管道同期设计、同期施工、同时恢复路面,避免相同路段因排水问题出现反复开挖情况,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考虑远期发展需要,确保建设完成后满足远期规划设计流量使用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完善园区排水设施,达到排水防涝的效果,减少内涝发生,提高城市抗洪能力,改善城区整体投资、交通环境,提升整体形象,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莲池区的发展。
景观项目
唐县唐尧古镇上古文化园项目
创作团队:城市更新与景观分院
创作人员:刘会涛、杨希、张业培、门莹佩
项目地点:河北唐县
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位于唐县唐尧文化园东侧的场地,改造红线面积14076.44平方米,约21.11亩,场地现状保留有阶梯式的挡土墙、台阶、假山等,本次改造涉及的范围为唐尧文化园中轴景观提升及中轴东侧场地的方案设计。
本项目的改造愿景:依托庆都山唐尧文化的氛围,站位上古文化,以尧舜禹帝为上古经典人物名片,对比现状唐尧文化园中轴大殿的轴线气势,在场地中设计小中见大的游览路线,集神话、历史与自然风光一体,漫步绿树红墙间,感受上古创世先祖开辟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足迹。
项目特色及优势
1、上古文化溯源之地
本项目依托庆都山唐尧文化特色,溯源上古文化,设计通过亭廊的形式,引入上古文化开端,三皇五帝传说、上古战争、山海经传说等故事,同时融入亮点文化小品,强化唐尧文化氛围,提升中轴线的整体性,以华夏文化的华彩序章引人入境。
2、尧舜禹文化探寻之地
以轴线上的尧殿为起点,开启尧舜禹文化探寻之路,感受上古帝王的智慧与贤德。景观上以尧舜禹三帝展馆为中心,以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布局形式表现文化的源远流长,通过亭廊的形式串联游览路线,以时间顺序通过丰富的故事讲述延长参观动线,吸引游客观赏兴趣和停留时间。
利用现状高差,以尧帝生平为时间线,穿过诗史廊、陶艺影壁、尧井、尧典碑亭、石雕等再现尧天盛世的清平盛世之景;以禅位亭为转折点,感受尧帝禅让的德行,穿水而过,听水入境,探寻舜帝明德之世;穿廊而过,感受禹帝聚九州之功,临水而坐,以水表达三代帝王的贤德与传承,以朝代歌对景墙,细数中国历史岁月长河。
3、登高庆都,祈福纳祥
设置登山御道,登顶庆都,场地制高点设置魁星楼作为祈福纳祥之地,魁星楼一侧打造涌泉景观,与瀑布、生态水系相连,流向五福桥,并最终流入尧母湖,以此来表达尧舜禹在治水上、中国上古文化上的一脉相连与文化传承。魁星楼外设置祈福广场空间,同时俯瞰整个场地,再次感受上古文化氛围,作为游览路线上的高潮。
4、区域上古文化研学基地
现在阶段的文旅项目不仅是做看的见的风景,更是触达心灵的体验,本项目设计中抓住成功的文旅项目的三大着力点:文化、场景、体验,着力强化场地内的文化氛围,突出场地文化的独特性,作为区域首个以上古文化为特色的园区,做到了差异化的塑造;通过亭廊形成的参观游线强化了场景的体验效果,让游客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文化场景;独特的上古文化体验,可以在场地内部开展上古文化研学之旅,契合现阶段文旅发展中重参与、研学的趋势。
本项目以文化带动古镇各区域的联动,旨在让项目拥有造血回血的功能,为整体环境赋能,打造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项目
保定市竞秀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绿建预评价项目
编制人:张倩
审核人:邸捷
审定人:王玮瑛
项目负责人:张倩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保定市竞秀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
项目位置:保定市竞秀区乐凯南大街以西,富昌路以北;
用地面积:26548.0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9083.00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024.3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058.66平方米。
本项目作为医疗类重点工程,涵盖医疗综合楼、发热门诊、体检办公楼以及一系列配套用房等功能板块,致力于为竞秀区及周边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各建筑主体协同运作,将满足日常诊疗、紧急救治、预防保健等多元需求,助力区域医疗事业蓬勃发展。
预评价依据
严格遵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DB13(J)/T8427-2021,以此为基石开展项目的绿色建筑预评价工作,确保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精准对标,切实达到绿色建筑相关要求。
预评价星级
经严谨评估与测算,本项目预评价星级为一星级。后续将持续优化提升,进一步挖掘绿色建筑潜力,向更高星级迈进,为打造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设施典范而不懈努力。
绿色建筑设计亮点
1、高效节能技术与产品
在本项目中LED节能灯具得以大规模应用,成为点亮各个空间的主力军。这类灯具凭借其卓越的发光效能,相较传统照明设备,能够在消耗同等电量的情况下,输出更为明亮、稳定的光线,大大削减了日常照明的能耗开支。
2、建筑节能设计
本项目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河北省现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了5%,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如隔热、自然通风等,降低建筑的能耗。
3、绿色建材与循环经济
使用绿色建材,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量运用自保温砌块,与传统砌块相比,它自重轻盈,保温隔热性能更是出类拔萃,在减少资源损耗的同时,为循环经济注入强劲动力,降低环境污染。
4、智能化技术应用
全面引入BIM技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利用BIM模型进行可视化交底,让复杂的施工工艺一目了然,确保施工精准度,同时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5、智能用水管理系统
设置用水量远传计量系统,该系统具备强大的分类、分级记录与统计分析功能,可对医院内的生活用水、医疗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各种用水情况进行精准把控。在各个用水节点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流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远程传送至中央管理平台。医护人员与后勤管理人员能通过电脑端或移动端随时查看详细的用水报表,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用水趋势,以便及时发现用水异常情况,如管道漏水、用水浪费等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助力医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6、高效节水器具应用
全部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为2级,这些器具在满足医院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时,相较于普通卫生器具,能显著减少用水量。
7、抗震性能提升
本项目的抗震设防标准,不仅精准对标国家与河北省现行抗震规范的各项要求,且融入消能减震等一系列先进抗震新技术,力求在面对地震灾害时,为建筑及使用者提供更稳固、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8、声环境性能优越
经严谨的声环境分析与精确计算,本项目各主要功能房间的噪声级表现优异,完全契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所规定的高限标准,为使用者营造出安静舒适的室内声学环境。
保定市徐水区八四村棚户区改造项目 (南区)
幼儿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设计部门:第三设计分院+BIM·绿建中心
审定团队:穆立红、王文通、李威、李霞
被动式超低能耗咨询、设计:邸捷、王少康、孙宏超、朱涛、包菊花
建筑设计:王少康、张玮娜、张玉
结构设计:孙宏超、杨广东
水暖设计:朱涛、白涛、葛耀宗
电气设计:包菊花、赵亚军
项目概况
保定市徐水区八四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徐水主城区东北部,东侧为晨阳大街,西侧为幸福街,南侧为光明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共由14 栋高层住宅楼、幼儿园及配套公建组成。用地面积53717.67平方米,容积率为2.00,建筑密度19.31%,绿地35.20%。总建筑面积154912.5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7129.7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7782.84平方米。
5#幼儿园地上3层,无地下室;功能为幼儿园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及配套服务用房,层高为4.5米;总建筑面积2415平方米。
设计理念
采用被动式设计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简化立面造型,减少外凸构件,降低热桥处理难度;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性能化设计,在满足强制性要要求和能耗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高效的热回收设备、制冷供热机组、智能化照明设备,合理降低保温层厚度,优化室内空间。
设计亮点
1、围护结构保温隔热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0.12W/(㎡·K);屋面平均传热系数0.16W/(㎡·K);采用被动式外门窗传热系数1.0W/(㎡·K),气密性等级8级。
2、气密性保障措施
严格要求保温结构一体化施工,加强内侧抹灰、外墙洞口节点处理、排风井道、穿墙管道的气密性要求,对穿透气密层或气密层较薄弱部位进行加强设计、确保气密层所在的构件、部品满足气密性要求。
3、无热桥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通过简化立面造型,减少外凸构件,降低热桥处理难度;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热桥、系统性热桥进行处理,实现保温层的连续不间断。
4、空调、新风系统设计
本工程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独立新风系统,对房间进行供冷、供热及新风供给,其冷热源为空气源热泵主机。机组的全热回收效率不低于70%,显热回收效率不低于75%。
方案设计优秀奖(1项)
保定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
创作团队:建筑创作研究分院
创作人员:王雪利、赵迪、张浩、王朝、赵亚飞、刘丹、刘欣悦
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保定市高新区,北二环以南、崇礼街两侧。
项目用地面积:34093.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
层数:地上7层,地下1层;
建筑高度:30.30米;
功能:旅客候车换乘中心、智能调度服务中心、司乘服务中心、维修间和能源中心。
设计理念
以构建 “枢纽之窗”为愿景,以“连接北部各县,引领保定发展”为前提,用一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打造整体性较强的规划布局。
项目由崇礼街分为两个地块,用地两侧临路,结合各出入口合理进行功能分区。西侧为司乘服务中心及能源中心,东侧为旅客候车换乘中心、智能调度服务中心、维修间及餐厅等配套用房。
设计体现了高低错落的城市山水形态,立面形象如未来巴士,极具动感。沿北二环体量错落有致,形成富有层次的城市天际线。
施工图优秀设计奖(1项)
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设计部门:第一设计分院
审定团队:王玮瑛、苏田、李威、张宏、李霞
建筑设计:卢建勋、王朝旭、李泓举、高瑞晨、米亚茹、袁瀚文
结构设计:张苒、李昕桐、李玉、杨晓肖、乔鑫浩
水暖设计:田博凯、廉宗迪、蔡春梅、张鹏飞、甄猛、崔雨桉
电气设计:王硕、杨景艳、候亚伟、刘晨曦、刘泽宁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蠡县高铁片区高速引线东侧,紫薇路北侧。学校规模为25轨制75个教学班,全日制职业教育中心,学生4000人,教职工300人,师生总人数4300人计。本工程总用地面积98683.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55.93平方米,其中设置教学楼3栋,综合楼一栋,多功能报告厅一栋,食堂、风雨操场1栋,学生宿舍楼2栋,教师公寓楼1栋及配套设施。
校园主入口透视图
设计策略
本案的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将建筑等级序列和园林空间在校园规划中进行重新演绎和植入,使得蠡县职教中心可以站在城市文脉的巨人肩膀之上,成为更加独具特色的京津冀一体化示范区职业教育“金名片”。
将学校主要形象入口设置在地块沿街面较长的东侧恕谷大街,是展示校园精神面貌的最佳界面。规划将教学区靠近基地东侧主入口设置,利用西侧的体育运动区及市政绿化带来隔绝城市快速 路的噪音和灰尘。基地北侧设置生活区,且考虑到当地主风向为东北风及西南风,将食堂布置在地块西北角,位于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满足风向要求且便于到达。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域呈三角布局模式,既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符合职校学生三点一线的日常行为方式,同时运用感性的处理手法点缀在理性的结构中,使校园兼具整体气派的形象空间和亲切自由的生活场所。
借鉴传统书院特点,使各分区呈疏密有致的院落式布局,以“ 院落 " 作为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使得同一分区的单体建筑在交通联系上、功能使用上联结成一体,同时营造出丰富的内院空间,为师生提供交流、休憩的场所,构建出一种书香韵味、层次分明、开放交流、整体有序的特色校园空间。
交通组织流线:校园外环道路组成道路的基本骨架,车在外环走,人在内部走,形成主次分明、人车分道的道路形式。车行道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外侧环通,主要道路宽 7 米。另外在教学综合区和生活后勤区之间设置一条东西向车行道,作为紧急消防道,加强区域内部的通达性。人行步道沿南北和东西纵横双向布置,连接多个步行广场,学生可以便捷的到达各功能区。道路的布局不仅加强了校园中心区的完整性,提高了环境质量,也使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有机结 合,共同构成人性化、安全、通畅的校园交通体系。
人视效果图
绿色建筑为一星级,本项目采用减震技术满足新建学校类建筑中震正常使用的要求。
规划优秀设计奖
保定市城镇开发边界内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修编
规划团队:规划分院
项目主要设计人员:瞿继文、李帅、王蕊、张世鑫、马彩云、王浩然、陈会敏、左子美、佟保隆、田冲、郭艳、栾天宇、郭昊、陈苗
项目概况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43号)、河北省《关于做好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冀资发[2023]76号)等文件要求,为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保障项目落地实施、推动保定市发展,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保定市城镇开发边界内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修编》工作。该项目编制范围为220平方公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现行控规的评估以及修编两部分工作。
项目特色优势
该规划为主城区详细规划层面的法定规划,是落实新时期规划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多规合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同时,针对保定市区进行系统性摸查现行控规编制实施情况,识别控规编制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保定市规划管理效率、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同时,该项目对我单位在规划行业市场的布局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单位全方位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服务的重要体现。
优秀BIM设计项目
河北大学研究生教学实验楼和公寓建设项目
审定团队:穆立红、王文通、李威、李霞
BIM设计团队:邸捷,司建羊、刘晨朝、潘宁、张小杨
建筑设计:王少康、刘贵玉、张玉
结构设计:李帅、杨广东
水暖设计:白涛、朱涛、葛耀宗
电气设计:张鹏远、张小杨、马少昆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2666号,河北大学七一路校区教学区东北角校园内。新建研究生教学实验楼主体为实验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布局呈“H”型布局,主要功能为文科类教学实验室,包括文学院文学大数据实验室、教育学院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教育学院学习科学与虚拟仿真教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平台、宋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
项目总建筑面积19999.6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599.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99.82平方米。研究生教学实验楼总高26.30米,共6层,其中地上5层,地下1层。1~5层实施装配式建筑,标准层为二至五层,层高4.5米。工程装配率:50.37%。
设计理念
本项目新建实验楼传承历史,建筑肌理延续河大空间记忆,布局呈“H”型布局,建筑肌理延续建校初期天津工商大学的工商大楼,采用半围合院落式布局模式,规划形成开放与围合的院落,加强院落与建筑之间的空间交流与渗透。
设计亮点
本项目装配式技术体系采用了设计阶段的装配式信息化技术应用(BIM),在三维模型、施工图可视化模型、工程量统计、空间检查、节点设计、碰撞检查、管线综合等方面进行了BIM应用。此外,本项目在满足装配式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同时,利用BIM技术完成了装配式拆分和深化设计,达到了BIM正向设计要求。在建模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优化了原有拆分方案,修改了部分墙身节点构造使构造更加合理。全专业基于可视化设计,实现高效设计、展示,提高了汇报、决策效率,结合全装修和机电管线优化,室内净高完成了有效提升。
建筑模型图
结构模型图
02.
优秀设计项目
公建项目
蠡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设计团队:第二设计分院
审定团队:胡文娟、苏田、李威、张宏、李霞
建筑设计:于博、贾若尘
结构设计:周康、苏天娇、师晓雅
水暖设计:张蕾、田松、张倩、田智恒
电气设计:穆峰亮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河北省保定市蠡县高铁新城片区,永宁大街东侧,紫薇路南侧。
建设内容:蠡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总占地面积为35201.94㎡(约52.8亩). 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座及室外健身场地,总建筑面积9782.79㎡。其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地上建筑面积约8744.66㎡。主要布置主要布置健身房,游泳馆,剧场,篮球馆,羽毛球馆;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1038.13㎡,主要布置配套附属用房。蠡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新建项目室外主要布置门球、空竹地、200m跑道及7人制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休闲健身场地及配套工程等。
日景人视图
设计理念
“蠡”通“礼”——礼以行之,外圆内方
蠡县,一座历史悠久之城,古称黄帝别都,周称蠡吾故郡,“蠡”通“礼”,礼以行之,外圆内方。古人常常会向天地取法,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从而觉得做人,外在要圆,内在要方。要成为真正的君子,需要内外兼修。中国的伟大先贤百家诸子早已把道理说透了。这种传统已经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的蠡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以“外圆内方,天地人和”为概念之源,以整体观、辩证观的思维方式对项目的整体功能布局和空间体验进行思考,以此开展本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设计。
理性布局,兼顾感性
项目用地西临永宁大街,东接明月西路。结合场地特点,以及周边道路情况,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要形象入口设置在西侧永宁大街,健身馆、游泳馆、剧场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五大场馆以向心型一体化布局在基地西侧,整体建筑形态与“外圆内方,天地人和”的概念相呼应。在基地东侧结合全民健身文化飘带的设计理念,合理布置200m多功能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空竹场地、户外健身场地、儿童活动场地等室外活动场地,与西侧全民健身中心场馆共同满足该项目的功能需求。
项目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强调安全性、简洁性和舒适性原则。健身活动中心在西侧永宁大街开设主要车行入口, 沿内部路两侧设置地上普通停车位、大巴车停车位、媒体转播车停车位及无障碍车位满足停车需求,车行流线避免穿过人群活动区域,形成主次分明、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健身活动中心的主要人流从西侧永宁大街可直接经过前广场到达健身馆、游泳馆、剧场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五大场馆,也可以经过侧广场进入东侧的室外活动场地。室内、室外活动场地分置东西两侧,通过景观步道、广场,市民可以便捷的到达各功能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人性化、安全、通畅的健身活动中心交通体系。
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1、本期工程总建筑面积9782.79㎡(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744.66㎡,地下建筑面积1038.13㎡),主要布置健身房,游泳馆,剧场,篮球馆,羽毛球馆。
2、健身房,地上2层,建筑面积2010.71㎡,主要功能包括动感单车区,有氧训练区,机械健身区、舞蹈区,瑜伽区等。
3、游泳馆,地上1层,建筑面积1259.65㎡,主要功能包括泳池区,大厅,更衣室,淋浴间等。
4、剧场,地上1层,建筑面积2915.13㎡,主要功能包括前厅,休息区,700人剧场,设备间等。
5、篮球馆,地上1层,建筑面积942.4㎡,主要功能包括大厅,篮球场,更衣室,淋浴间等。
保定市国控听澜苑
设计团队:第一设计分院
审定团队:王玮瑛、苏田、李威、张宏、李乔然
建筑设计:孟彪、郑成、孙宇霖、李茁、米亚茹、栗艺元、刘适萌
结构设计:张苒、李军涛、李欣桐、李玉、杨晓萧
水暖设计:田博凯、廉宗迪、崔雨桉、甄猛、蔡春梅、张朋飞
电气设计:王硕、杨景艳、刘晨曦、侯亚伟、刘泽宁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北侧紧邻科兴路;东侧紧邻创新街,南侧为黄花沟水系,西侧为东二环。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地下车库、地上住宅楼、门卫、邻里中心等共计95305.27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26.37%。
绿色建筑为基本级。
设计理念
本项目合理规划用地,统筹户型布局,共同形成了一个具有活力、绿色、宜居的现代化住宅社区。规划设计8栋住宅楼、邻里中心与3#住宅合建、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于邻里中心,其中包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物业服务用房、养老服务设施、文化活动站、生鲜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5305.2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4649.9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0655.32平方米,容积率2.00,建筑密度19.99%,绿地率35.1%,总户数372户,停车、退距、日照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规划要求。
地块设置2个出入口。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提高居住舒适性和交通便捷性。
所有主要房间都满足充分采光的高标准要求,南向房间通过大面积的开窗大大改善了室内采光和观景效果,同时满足了当地住户对 房间的使用需求,也为造型设计创造灵活因素。
小区内部消防车道路宽度不小于4米,并与城市消防车道相连,消防车转弯半径、消防登高场地及消防疏散均满足消防规范设计要求。无障碍设计符合建筑物和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
景观设计理念莲池文脉·画境山水;礼序东方·双轴尊享;全龄友好·动静有秩,打造宜居生活品质。植物配植选用适宜保定本地生长的品种,如国槐、银杏、白皮松、油松、海棠、山杏、紫薇、榆叶梅等等。社区内部设置儿童活动场地、老年活动场地、劳动实践场地、综合活动场地、休憩交流场地、环形健步道,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住户的需求。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规划设置一层地下车库,局部战时人防,停车位528个,满足停车配比要求,并且100%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地上局部设计幼儿园接送停车位。
永宁花郡(一区)项目
设计团队:第二设计分院
审定团队:胡文娟、苏田、李威、张宏、李霞
建筑方案设计:郑晓妍(二分院)
建筑设计:刘正好、刘金红、崔润晗、贾若尘、赵尚、张璐、陈亚双、牛康龙、霍欣靓、包小广
结构设计:李静、韩辉、杨雷、苏天姣、刘柄宏、闫男、刘松、孟蕾、师晓雅
水暖设计:张蕾、边艺涵、王南、刘雪然、田松、张倩、郭晓帆、田智恒
电气设计:穆峰亮、娄金伟、刘泓赤、闫朴、袁大壮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位于曲阳县北环路南侧,恒阳街东侧。
建设内容:本项目包含13栋住宅楼,另外配建1栋邻里中心、1栋幼儿园和地下车库,其中2栋住宅为多层,11栋住宅为高层。建设用地面积为55767.86㎡,容积率为1.996,建筑密度17.42%,绿地率37%。总建筑面积168308.2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3866.78㎡,地下建筑面积54441.42㎡。
2#、8#、9#、10#、11#、13#楼为装配式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总建筑面积的30.91%,满足总建筑面积30%的配建比例要求。
12#楼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配建面积达到地上建筑面积的10.08%,满足地上面积10%的配建比例要求。
设计理念
1、引入“台地公园”,顺应场地起伏,创造多维景观
项目用地现状、西侧恒阳街,均呈现北高南低地势,南北高差较大。恒阳街与南侧跃进路交叉口,竖向为84.2m,与北侧北环路交叉口,竖向为103.6m,恒阳街南北高差可达19.4m。场地内部南北高差可达17m。
为了与市政路顺畅连接,并且考虑场地内部土方量的平衡,小区顺应地势、因地制宜,设计了丰富的台地空间,实现了与地形契合的建筑布局,蕴含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解字》中对“台"字的解释传神的表现出了「台地」建筑的景观视野和高处不容侵的优势。所谓台地,便是将小区内地面整体抬高,与道路及周边建筑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这样建造的社区气势磅礴,居高临下。
场地由南到北形成了四个主要的高差层次,其间采用坡地过度。利用高台差造就了美不胜收的景观体验。
同时南低北高的建筑布局,在日照优化、视野和隐私保护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最北侧楼王居高俯瞰,坐享高奢空间体验和尊崇气势。
2、构建景观中轴,保证中心景观最大化,实现240米景观带
项目总体布局规整,内部以南北向形成主要的景观轴线,形成了南北长度240m的中心大景观,气势恢宏。小区景观环境在跨度和立体双维度上获得了超凡的感官体验。
3、依据“台地公园”,打造层级地下车库,打破常规布局
地下车库依据场地竖向设计层层分级,形成不同高度的停车区,以竖向车道为主车道进行坡度连接,既保证住户停车的通畅便捷,又能减小地下车库顶部覆土深度、尽可能的减小开挖,节省造价的同时保持土方平衡。
4、完全人车分流,考量舒适人居细节,还生活纯粹宁静
小区从主要出入口两侧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消防车道沿四周进行环形设计。内部景观区地势参差,车辆不可达。有效隔绝外界尘嚣,整体环境安全幽静。
5、立面简洁,风格大气
立面风格简约流畅,屋顶造型采用坡屋檐造型。建筑材料主要运用真石漆和石材相结合,底层采用深色的干挂石材,主体为米白色真石漆。
桂语江南住宅小区项目
设计团队:第二设计分院
审定团队:胡文娟、苏田、李威、张宏、李霞
建筑设计:于博、刘正好、牛康龙、张铁彪、李静轩、霍欣靓
结构设计:周康、陈浩、李静、韩辉、杨雷、刘松、刘柄宏、闫男、孟雷、苏天娇、师晓雅
水暖设计:张蕾、王南、刘雪然、边艺涵、田松、张倩、田智恒、郭晓帆
电气设计:穆峰亮、闫朴、袁大壮、娄金伟、刘弘赤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保定市清苑区,发展西路北侧,平安北街西侧,唐正北街东侧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本项目由11个建筑单体组成,其中9栋住宅,一栋商业,一个地下车库,等共计152833.25平方米。
其中住宅楼7-18层,商业楼4层,一层地下车库,住宅部分1#,3#,5#,6#,8#楼为地上11层二类高层住宅楼;4#,9#楼为地上18层二类高层住宅楼;7#住宅楼为地上17层二类高层住宅楼;2#住宅楼为地上7层多层住宅楼,所有住宅楼均为地下2层;本项目装配式部分采用全过程BIM设计,装配率为52.60%。
绿色建筑为一星级。
小高层透视图
设计理念
住宅设计中强调采光和通风重要性,使得每户均有主要房间得到南向的采光。交通组织中同 时强调舒适性和经济性,在保障实用的前提下压缩交通面积,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尽量提高室 内空间的使用效率。细部设计推敲深入细致,结合立面,考虑了空调机位的位置。各个住宅单元 内均设有电梯,提升居住品质,提高业主的幸福指数。
整个立面设计力求简洁,素雅又富含现代生活气息。单体建筑设计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题, 强调单体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建筑色彩采用清新自然的米白色和浅灰色为主,在绿化环境的 掩映下更体现出园林式社区的特征,创造具有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的住宅。造型设计力求整体、 简洁、稳重,营造更有标识感和归属感的小区。屋顶采用平顶,顶部增加装饰构架及装饰细节,增加建筑顶部层次感,丰富第五立面形态。所有高层住宅的顶部均设计有顶部节日亮化模式的照明系统。
保定市徐水区八四村棚户区改造项目
设计团队:第三设计分院
审定团队:穆立红、王文通、李威、李霞
建筑设计:李梦雯、张程、吴冬、王少康、秦娟娟、张玮娜、张玉
结构设计:李帅、吴小雷、张鸿宇、孙宏超、刘晨朝、吕森、杨广东
水暖设计:潘宁、白涛、朱涛、王瑞、葛耀宗
电气设计:张鹏远、张小杨、包菊花、赵亚军、马少昆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基地位于徐水主城区东北部,东侧为福源街,西侧为聚源大街,南侧为光明路,北侧为宏兴路,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建设内容:该项目分为南区、北区两个地块,南区是由 14 栋高层住宅楼、幼儿园及配套公建组成。用地面积 53717.67平方米,容积率为 1.99,建筑密度18.93%,绿地35.20%。总建筑面积154282.6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7074.4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7208.19平方米。北区是由6栋高层住宅楼及邻里中心组成。用地面积32769.61平方米,容积率为1.73,建筑密度23.48%,绿地35.01%。总建筑面积 83066.9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6851.7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6215.26平方米。绿色建筑:绿建一星。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太阳能热水。
设计理念
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当地房产开发现状以及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在该地块项目规划设计中利用自由灵活的规划布局,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居住社区,同时营建富 有新中式风情的现代居所,创造和谐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设计将商业住宅有机结合,融合 新古中式风格特征形成一个现代的精神场所,多样化的居住类型,全面的基础配套设施,多样 的生态休闲空间,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提升居住品质,打造新中式风格社区。
外立面设计采用新中式建筑风格,彰显住宅区的时代文化。在追求端庄、纯粹、和谐的同时坚持严格 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色彩的要素。充分吸收新中式建筑风格的优点,建筑造型 方整,构图严谨这种建筑风格和我们追求的尊贵大气项目的定位不谋而合。
项目对新中式风格做了很好的诠释,建筑的精美和谐在于建筑那些经历历史淬炼和人文审 美的规划。纯粹、原味、纯正血统的建筑形态才是引导高尚住宅的载体。新中式风格强调轴线、 对称、纯粹与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