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出土文物的消息已经上不了“热搜”了,因为这种事太普遍了,有网友就调侃“在西安挖地铁最困难的地形因素,而是古墓太多”。正因此,除非是发现了帝陵和某位古代名人的墓葬,否则基本上无人会去关注这类事件。


但凡事都有例外,近些年有一块墓志的出土引发了书法界热议,原因是它太过精美罕见了,它就是《莫简墓志》。此碑有三大珍贵之处:其一,它是一块元代墓志。西安发现秦汉北朝隋唐墓志不稀罕,但元碑则很少。其二,此墓志保存较为完好,碑上文字清晰可辨,内容释读难度很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此碑书法水平极高,字字精妙入神,哪怕与唐人碑刻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这更是元碑中的凤毛麟角了。因此,《莫简墓志》一经出土便被妥善保护,业界专门进行了精拓,还形成了一股学《莫简墓志》的热潮。


此墓志镌刻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原石高55.8厘米、宽50.2厘米,共10行、满行11字,总计105字,字径大小约3厘米,以楷书写成,撰文及书者已不可考,有学者推测可能出自俞和或学俞和一派的书家之手。


《莫简墓志》释文为:“大元故嘉议大夫平江路总管莫简,字居敬,京兆人,前至元丙寅十二月生,至正戊子七月以寿终于正寝,享年八十有三。迪祖妣李氏、考祺妣田氏、妻邢氏,用公贵咸授三品封,赠冢子浩荫七品流官,次年春遵儒礼朴素祔葬长安县苑西乡青架社先茔,之穆详载别石”。


此墓志明显以魏碑楷书为基础,兼取欧阳询和隶书笔意,肃穆庄严,用笔端庄大气。起笔或藏锋、或切笔,入纸后笔尖按压、衄挫,行笔中锋为主,笔画顿挫分明、苍润有力,既筋骨十足又不失婀娜姿态。


《莫简墓志》起笔、收笔以及书写过程中的动作非常丰富且自然,绝没有直来直去的单调。转折处外方内圆,既有圭角,又不刻板。横短竖长、撇轻捺重,字势欹侧多变,静中有动,虚实结合。


此墓志结字舒展开阔,但结构之间并不疏离,重心上下腾挪,左右高低错落,字径大小虽然较为一致,但通过各部分的大小、轻重、疏密对比,形成张力与动势,可见书者功力之深。元代以来的楷书,尤其是墓志楷书,很少能见到这样用笔高古、法度严谨、笔画细腻的佳作了。


相比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楷书的纷繁复杂、深奥多变,此碑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既能学到笔法,又不会染上习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