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安全指南

个人信息篇

寒假的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们可能会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兼职工作,还会在网络世界尽情遨游。但在享受自由时光的同时,可别忽视了个人信息保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可能遭受财产损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寒假期间保护个人信息的要点。

常见信息泄露风险场景


1.网络陷阱:寒假期间上网时间增多,一些虚假网站、钓鱼链接隐藏在各类弹窗、不明邮件中。例如,点击看似正规的抽奖链接,实则会被诱导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还有一些恶意软件,在下载安装后会悄悄窃取手机通讯录、短信等数据。

2.兼职与社交:不少同学会利用寒假做兼职,有些不法兼职中介会以办理入职手续为由,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在社交场合,比如参加聚会时,随意连接陌生的免费 WiFi,可能导致设备被黑客攻击,个人信息被盗取;又或者在社交平台上过度分享家庭住址、行程安排等信息,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实用方法


1.网络行为需谨慎: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在进行网络支付、登录重要账号时,务必确认网址的真实性,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网站地址。定期更新手机和电脑的杀毒软件,进行安全扫描,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威胁。

2.社交与兼职有分寸: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时,注意隐私设置,避免将个人敏感信息暴露给过多陌生人。对于兼职,要选择正规机构,仔细阅读兼职合同,不随意提供超出工作必要的个人信息。遇到要求提供大量隐私信息又不合理的情况,果断拒绝。

3.重要证件妥善保管:身份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不要随意借给他人。如果需要提供证件复印件,一定要在复印件上注明用途,例如 “仅供办理 XX 兼职使用,他用无效”,并在文字后面加上横线,防止被添加其他内容。

信息泄露应对措施

1.及时挂失与修改密码: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涉及账号密码的,要立即修改密码,采用高强度密码组合,包含字母、数字、特殊字符,且定期更换。对于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要及时挂失补办,防止被冒用。

2.关注账户动态:密切关注自己的银行账户、社交账号等动态,如发现异常交易、登录情况,及时联系相关平台客服,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信息安全

同学们,寒假期间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保障假期安全的重要一环。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些要点,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寒假。要是你有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同学受益!


编辑:李宏莹 主编:陈友海 编审:张建光

电话:0315-4026222 邮箱:tsltwxb@126.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