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同盟就是母亲和女儿是更容易形成一个联盟,这个性别其实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女性的天性里边她可能是更愿意去照顾母亲的感受,更愿意贴近母亲,甚至她可能是更愿意去保护母亲。
那父亲在这样一段很坚固的母女同盟里面,他必然会被边缘化,因为一个家庭里核心的关系其实是夫妻关系。
这里边也可能有很多的因素,就是他本来可能作为丈夫,他是不是更认同于我在外,你在家里照顾孩子,然后就无形中促成了这个母女联盟,甚至就是母子联盟也是有的,也会经常出现。
因为很多男人在当前的中国家庭里面其实是蛮缺失的。
大部分男人就好像是没长大的孩子,他更认同于自己一个少年的身份,一个在外去打拼者的这么一个身份,而在家里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角色,好像是很懵懂的一个状态。
那必然的它就会导致这个丈夫经常不在家,不在这样一个家庭关系里,他经常自己也会游离在外,那这样会更促成这个母子联盟的出现。
因为家里面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和孩子在一起,那待的时间长了,这两个人必然情感会连接的更紧密,那父亲 /丈夫也就必然会一点一点地疏远、边缘化。
如果家庭里的父亲和母亲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家庭模式在他们家庭里边的话,可能就会把这样的一个家庭模式传递给孩子,传递到下一代,就像是家庭里的创伤也是代代传递的。
那这种家庭模式如果没有家庭里父亲、母亲或者是这个孩子的一个觉察、觉醒,能意识到这样一个家庭结构,那么孩子就会学习,他会认为这样的一个家庭模式是正常的。
走到TA自己的婚姻里边,假设这是个女孩,那么等她成为母亲、成为妻子,她必然就会和孩子连接在一起,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作为儿子来讲,他就会认同丈夫就是作为他父亲这样一个在外打拼,和家庭的情感以及这个父亲角色和丈夫功能的一个比较缺失的状态。
他可能会更加认同于这个男人在外边打拼,搞事业的这个角色,那他也会忽视他的家庭,忽视他的妻子,忽视他的孩子。
(陈珂含老师口述,心小爱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