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阖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各种App推出的抢红包福利活动成为了人们欢度佳节的新方式,给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个时机,利用人们对“免费红包”的期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诈骗活动,让不少人在喜庆的氛围中暴露在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的风险中。


据央视新闻在1月26日的报道,一款名为“五行红包”的App在春节临近之际,打着与国家合作发放“红包”补贴的幌子,大肆进行诈骗活动。该App宣称,用户只需收集“金木水火土”五种红包,就能提现巨额现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福利信息,而“五行红包”App的这一宣传极具诱惑性,吸引了不少人下载使用。然而,当用户满心欢喜地按照要求收集红包,准备提现时,却掉进了诈骗分子早已设下的陷阱。App以保障交易安全为由,要求用户提交个人敏感信息和银行卡详情,而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除了“五行红包”App,还有一款名为“云新春”的App同样令人防不胜防。

这款App采用了更加复杂的诈骗手段,设计了复合型诈骗陷阱。它以春晚现场能够领取“现金红包、扶贫补助”等极具诱惑力的福利作为幌子,诱导用户付费购买所谓的“春晚门票”。

在人们的认知中,春晚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盛大晚会,如果能在现场领取到丰厚的福利,无疑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因此,不少人在看到这一宣传后,纷纷心动并上当受骗。随后,“云新春”App将用户导向伪装成铁路、民航的“出行保障”页面,在此界面持续诱导用户购买“人身保险”,并要求用户填写详尽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能被用于后续诈骗,还存在泄露风险,给用户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另外,该App的政策信息页面虚假宣称“国家发放特困扶贫金”,并以需支付“紧急办理费用”为由,进一步实施钱财诈骗行为。

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技术专家杜伟表示,诈骗分子为了实施诈骗,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手段博取用户的信任。部分主体会采用精心设计的话术,将自身伪装成“官方正版”,诱导用户下载小众聊天工具。他们在公告中反复强调会提供诸如“现金”“分红”“高额收益率项目”等各类福利,以此为诱饵,进一步诱导用户执行转账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因为对福利的渴望和对诈骗手段的不了解,而一步步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反诈专家提醒广大用户,不要轻信某些手机软件声称的“高额回报”或“福利补贴”。在下载App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如手机应用商店等,并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正规的应用商店通常会对上架的App进行审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用户的安全。

同时,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遇到需要提交个人敏感信息和银行卡详情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对待。

这些诈骗App的出现,反映出当前App市场监管仍存在一些漏洞。虽然各大应用商店在审核App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但由于App数量庞大,审核工作难免存在疏漏。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绕过审核,或者在App上线后再进行恶意篡改,使得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对于消费者来说,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在面对各种福利信息时,要学会理性分析,多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