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表示,去年电信服务投诉量比上年增长99.1%,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削弱了行业的公信力。
2024年9月11日,消费者杨女士通过消协315平台投诉某通信公司。杨女士称其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该通信公司营业厅购买的手机号为“二次回收卡”,原手机号机主是欠网贷高利贷,每天杨女士都会收到海量的骚扰电话和骚扰信息等。在此期间,杨女士多次和营业厅、该公司人工客服以及App的客服反映情况,但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解决。杨女士称营业厅在售出卡时并未说明这是被他人使用过的卡,消费者投诉要求销号。
2024年8月28日,消费者周女士向消协组织投诉某通信公司重庆分公司。周女士称其于2022年6月在该公司营业厅办理了两年宽带服务。根据合同约定,该服务应于2024年6月到期。2024年7月,消费者前往营业厅希望取消宽带服务时,营业员告知消费者,由于宽带服务在合同到期后自动续约,需要赔付高额的违约金才能销户。消费者提出质疑,这个自动续约是该公司单方面决定的格式条款,并未征得消费者同意,投诉要求无条件取消宽带业务。
中消协表示,去年电信服务投诉量比上年增长99.1%,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削弱了行业的公信力。
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有:消费者在办理手机号时,运营商未提醒卡号为“二次回收卡”,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接收到大量与其无关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套餐降级困难;携号转网难度大;一些运营商未经消费者明确同意,擅自为其办理宽带续约,且续约后取消宽带时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中消协表示,2024年,电信行业投诉量居高不下,一些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甚至有从个别现象发展成为普遍存在的服务乱象的趋势,需要加快根治。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电信行业的监管,推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完善,特别是对不正当营销、隐性费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