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年头,新年俗成为过年“新宠”。
相关数据显示,大年初一票房超18.08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亲朋好友一起观影,欢乐又温馨;支付宝集福活动热度爆棚,近6亿人参与,手指轻点,数字互动为新年添趣;年轻人操刀年夜饭,偏爱赛博“年菜”,一键下单,年货轻松到家,便捷又新潮……
“新年俗”的兴起,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让春节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观影
大年初一票房创新高
春节期间,和亲朋好友走进电影院,打卡春节档电影,成为蛇年的热门新年俗。灯塔数据显示,中国影史春节档的票房和观影人次已双双破纪录。大年初一票房超18.08亿元,打破影史纪录。初二至初七单日票房保持在12亿元以上,也就是说档期内七天单日票房破12亿元。
而据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从1月29日到2月4日,有超2100万人次的观众到万达影城观影,这一数字也相当于今年除夕铁路客运量的2.7倍。“新年的第一场电影”引得Z世代争相打卡:大年初一一早,该影城有超3000场次的放映,上座率超过了70%。
滴滴出行大数据也显示,随着多部春节档影片上映,大年初一即出现打车看电影需求高点,假期内打车去电影院需求同比去年上涨43%。
庞大的观影市场,也催生了全新的消费喜好。电影院的空间功能日趋丰富,在这里,观众们不止期待有好的视听感受,更期待能获得可玩、可逛、可吃、可买的多元娱乐体验。
图据《第二春运现场:万达电影2025春节档报告》
赛博“年菜”
操办年夜饭买年货追求“情价比”
不知不觉,18-35岁的年轻人已成为“盒区房”的春节主理人,全权接手置办年货、准备年夜饭、营造过年氛围等事项。在年轻人的主导下,春节消费也开始显现新趋势:“赛博”年菜增长翻倍、三文鱼成最受欢迎的凉菜……
2月5日发布的《2025盒区房春节消费报告》显示,盒马年菜销售同比增长了42%,下单购买年菜的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56%。不同于老一辈,这届年轻人更喜欢现吃现买。盒马年菜的销售高峰——除夕当天,八珍帝王蟹海鲜汇、海胆水饺以及潮汕卤味拼盘等快手菜最受欢迎,不难看出,年轻一代的年夜饭主理人们在选购半成品年菜时青睐制作难度更大的硬菜。
送健康、送好运、送氛围是今年置办年货的关键词。更新奇、情绪价值以及性价比拉满的“情价比”好货成为最受年轻人青睐的春节伴手礼,比如钛杯、香薰礼盒、年宵花等。
集福
近6亿人参与“数字新年俗”
每年春节,阖家团聚,人们沉浸于贴福字、贴春联、逛庙会等丰富的年俗活动中。数字时代,新年俗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支付宝数据显示,集福十年累计吸引了超十亿用户参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数字新年俗”。
2025年,有近6亿人在支付宝参与集福,福卡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递1.3亿次,在直播间网友间交换5.2亿次。
为求一张甄嬛传稀有福卡,网友们蹲守演员孙俪的微博评论区,纷纷许愿“求一张甄嬛卡,娘娘助我”。
网友评论,“集福已经成为每年春节的肌肉记忆”。社交平台上,中国网友教外国友人“扫福字、集福卡”,体验数字新年俗,一起“赛博”过春节。
红星新闻记者 胡沛 严丹
编辑 李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