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一对来自外地的5岁双胞胎男童因不明原因口鼻出血、全身瘀斑,被紧急转送至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经多学科联合救治,最终揪出“幕后黑手”——鼠药中毒。经过紧急救治,患儿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近期将出院。

据毒检报告显示,两名患儿血液中均检出溴敌隆、溴鼠灵成分,确诊为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我们现在都没搞清楚孩子在哪里误食了鼠药。目前孩子情况稳定了,精神状态还挺好的,过几天就可以回家了。”孩子妈妈表示。

经警方调查,孩子为误食。面对患儿家长“家中从未存放鼠药”的困惑,专家分析推测,农村地区公共区域可能存在的鼠药投放点或是危险来源。“5岁儿童活动范围广,可能误触或误食被污染的零食。”王成军提醒,鼠药常伪装为彩色谷物,对儿童极具迷惑性,家长需加强看护。


生命警示: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针对儿童意外中毒高发现象,安徽省儿童医院发出紧急提醒:

1. 警惕异常出血:若孩子突发鼻腔/口腔出血、皮肤瘀斑或尿血便血,伴头晕乏力,应立即就医;

2. 毒物严管理:家中药品、杀虫剂、鼠药等必须锁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

3. 农村防意外:教育孩子不捡拾不明物品,外出玩耍避免接触可疑食物;

4. 救治黄金期:疑似中毒第一时间送医,及时完善凝血功能等检查。

药物中毒,该怎么处理

中毒患者迅速脱离染毒环境,迅速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心搏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呼吸道梗阻者,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等,给予通畅气道的处理;有衣服被污染者,立即脱去污染衣服,并用清水洗净皮肤。

对于清醒的患儿,可考虑催吐促进毒物排出的,但对于意识不清、抽搐、呕血患儿禁忌催吐措施。同时,可通过电话联系当地就近的医疗机构或毒物控制中心,以获取遇到疑似药物中毒情况时可行的处理措施。

最后,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就诊时最好能够携带疑似中毒的药物,并尽可能提供可疑药物缺少的数量,以便专业人员迅速确定具体药物,给予更加精准的治疗措施。

资料来源:安徽商报、安徽省儿童医院、贵阳晚报、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