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财经观察丨我的铁路风景:“轻装”出行的春运
春节假期结束,返程高峰到来。
不少人印象中的春运是这样的:有人卷着铺盖卷,有人拎着塑料桶,甚至还有人带上了锅碗瓢盆……如今,这样的场景早已发生巨大变化。
春运期间,记者走访火车站时发现,背着大包小包返乡的乘客在减少,“轻装”往返正逐渐成为旅客出行的“标配”。
2月3日(大年初六),北京南站的进站口一角,人们正在去往高铁候车区。新华网记者 闫雨昕 摄
1
货比人先到
大年初六的深圳北站,人潮涌动。在深圳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王女士,今年春节为老家亲戚精心挑选了新潮的电子产品和书籍等礼物,早早通过快递寄回了家。
她笑着说:“返程时我只带了一个‘迷你’行李箱,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
1月6日,在西安站,一名大学生展示蛇年纪念钞和纪念币。新华网 杨喜龙 摄
今年18岁的严晨阳,是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大一学生,因为学校放寒假,1月初就回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老家过年了。
“今年带的行李比往年少,给爸妈在网上买的栗子干和猕猴桃干等特产,已经通过快递寄回家。我就带个行李箱和双肩背包。”严晨阳说。
四川宜宾市南溪区汪家镇街村的何女士,今年头一回带娃回家过年。她提前做足了准备:“怕带孩子拎行李不方便,尿不湿、奶粉这些占地儿的东西,我都网购寄到家了。我家离镇上的取件点近,走路不过几分钟。”
“以前我们那里只能收到邮政快递,这几年基本所有快递都能到,选顺丰、京东还能送货上门,物流速度也快多了,春节也不停运。”何女士说。
临近春节假期时,物流企业便开启“忙碌模式”。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14日春运启动后,年货寄递需求攀升,特色产品和节庆寄递需求旺盛,牛羊肉、海鲜、水果等生鲜产品寄递量猛增。春运前三天(1月14日—16日),全国日均快递业务量超6.7亿件,较2024年农历同期增长超29%。
记者走访发现,北京不少快递网点业务量在临近春节时迎来高峰。“平日网点一天派件5000件左右,腊八节这周已涨到8000件。”北京朝阳区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称。
行李“先行”的背后,是我国快递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我国年人均收快递超100件,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量超7.29亿件。
快递的配送速度已从“三五日达”“次日达”,进化到“当日小时达”。
快递配送服务的范围也进一步拓展。2024年快递进村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建成33.78万个“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有效解决了农村寄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1月14日,在西安站候车大厅,一名旅客手持春联进站候车。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2
从“泡面主角”到“美食专列”
如今,城市间时空距离大幅压缩,多数旅客无需像过去那样,携带食物应对漫长旅途。
在北京工作的方先生每年都要回1200多公里外的苏州老家过年。他感慨道:“2000年左右,春节回家得在火车上睡一夜,十三四个小时的路程感觉无比漫长,现在坐上高铁4个小时就能到家。”
随着我国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愈发便捷,更多人能够实现“轻装出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创新纪录。
春运首日,C5753次列车到达川青铁路黄龙九寨站。新华社发(黄元勋 摄)
铁路线纵横成网。目前,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成运营规模达80%;铁路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时代以来共有145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高铁覆盖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2月3日某社交媒体截图
不仅如此,如今列车上的美食日益丰富,曾经春运必备的火腿肠和泡面,不再是归乡路上的“主角”。人们在车厢中就能品尝到各地美食,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2月5日微博热搜截图
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话题#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了#登上热搜。网友吴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以前车厢过道满是泡面味,现在高铁俨然成了“美食专列”,售卖零食品类丰富,还有外卖可选各地小吃,节日氛围感拉满。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不少列车推出地域特色美食:郑州到上海的G3282次高铁上,能吃到河南“驻马店确山板栗鸡”;南昌到北京的T147次列车上,有现点现做的“江西小炒”……
3
行李寄存服务不断完善
近年来,全国多个车站优化了行李寄存服务。不管是赶火车、住酒店、还是逛景区,旅客都可以和行李“分头行动”。
西安站作为以普速列车为主体的车站,见证了春运期间旅客行李的变化。西安站客运车间书记张文达告诉记者,为满足旅客的需求,站内设置了3个便民行李自助寄存柜,旅客通过手机扫码就能自助办理寄存。站外南北两个广场也设有行李寄存点,提供人工服务,其中南广场行李寄存点24小时营业。
“旅客可以将行李寄存,轻松地去周边游览景点,在西安站南侧可以参观西安城墙,北侧则可以游览大明宫遗址公园。”张文达介绍。
这是设在杭州地铁5号线城站站内的行李自助寄存柜(2024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在江西南昌火车站的入口处,旅客通过智能寄件柜将物件邮寄回家,实现“人货分离”;在厦门火车站安检处附近可见自助快递柜,旅客可自主下单进行快递,真正实现“门到门”服务;杭州、青岛等地也将“送件进站”服务拓展到地铁站,乘客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等方式轻松完成存取操作,网友表示,“特种兵旅行”再也不用受大包小包“拖累”……
从春运行李箱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改变,也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潜能。
来源:新华网
记者:游苏杭 闫雨昕(参与报道:杨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