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归位了吗?

俗话说,返乡难,返工也不简单。前者解乡愁,后者慰钱包。为了让各位牛马准时到岗、按时建设祖国,近年来铁路局也没少动脑筋,担心抢不到票?操心公司少了你就无法正常运转?

铁路局不允许任何一个打工人不能到岗,连夜把仓库里的老车新车都拉出来工作。曾有人问:为什么高铁凌晨不运营,如今铁路局大手一挥,“凌晨开车?安排。”


图源:小红书@23巧巧巧

飞机有红眼航班,在睡梦时刻用低价把打工人运向世界各地;高铁也有自己的红眼高铁,同样地凌晨出发,却不降价,一心要在工作上发光发热的打工人都抢着上车,“3点出发,6点到达,下车直奔公司就开工。”

为打工人返工提供、在深夜运行、只在大型节假日才出发的红眼高铁又被亲切地称为【当代大型“运奴专车”】

儿时夙兴夜寐苦读书,老来深夜出发为打工。红眼高铁上的打工人,现代牛马的佼佼者。


返乡和返工,成为现代运输奇观。

你可以通过休年假提前回家,亦或干脆不回家过年的方式“缓解”春运压力,但卡着假期最后一天的返工却成了打工人无解之痛。更具强制性、时间范围小,卡着ddl才返工的打工人总是希望再晚一点回到出租屋。

但出租屋却不是你想回就能回。

本来手速就快不过ai和黄牛,再赶上春节这种大型人口流动时段,你一边担心抢不到票无法到岗被扣工资,一边操心12306的算法到底有没有更新。越是抢不到票,越是心惊胆战,每天两眼一睁就拿起手机查询候补是否成功,焦灼等待的同时学着网友攻略在12306的后台“发疯”。

于是你一边期待美梦成真,一边疯狂刷新12306,突然发现2天后有新票放出,蹲点、抢票一气呵成,以为是2025终于要对你好点,结果一看是凌晨3点出发、6点半到,“好家伙,下了高铁就能直奔工位”


你还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晚是晚点,总归这下不会被扣工资了”。凌晨2点半鸟儿都入梦了,你拖着行李来到家乡小城的高铁站,却发现所到之处都是乌央乌央的人,站灯确实没全亮,候车的人早已或是坐着、或是躺着占满了座位。

你睡眼惺忪地看着指示牌寻找检票口,已经处于宕机的大脑硬生生把车次状态的“正在候车”理解成“正在飙车”,心里嘀咕着:原来这就是高铁速度。

你熬夜反应变慢,铁路局熬夜也要把牛马们送去上班,坐着红眼高铁的牛马们自嘲这才是真正的【运奴专车】:打破普通高铁深夜不运行的行规在凌晨出发、仅在大型节假日现身、专为打工牛马服务

红眼高铁不会像卧铺车一样熄灯,白织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刺眼,静静地照在每一个牛马脸上,他们双眼紧闭,还没开工就已经被浸出了班味儿;高铁轰隆轰隆前行,所有车厢都极其安静,只有广播报站还在努力工作,每一次到站后的广播在深夜都额外嘹亮,宛如闹钟般定时叫醒打工人。


根据国铁集团数据,2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04万人次,再次创下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国铁创造辉煌,各地铁路局当仁不让。“北京交通”预估初七(2月4日)进京达到244万;2月3日凌晨3点前人滞留深圳北一度引发热议,而在当天,到达深圳北站的旅客超32.9万人次,也创下了单日到达客流量的历史新高。

北上广深等老牌打工城市,以及成武杭西等新型区域重点打工城市都是热门的高铁到达城市,为了一解牛马们的打工梦,各个铁路局相应增开红眼高铁,如南昌、福州等方向至深圳加开100列、武汉局加开142列、南昌局51列等等。

高铁局努力了,但你坐着红眼高铁一路摇晃到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开始牛马生活。

还有高铁站到工位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虽然各地也推出了相关政策:比如深圳地铁(不含20号线)延长夜间运营服务时间0.5-1.5小时,深圳北站的地铁4、5、6号线拔得头筹,在2月3日-5日期间在原有全网延长运营的基础上额外再延长约60分钟。


图源:小红书@温克妮哈哈

可地铁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铁路局,只管前半夜的地铁难解后半夜达到的牛马之困。你到站后还是会被打工人专属城市震撼到,凌晨3点的深圳北站仿佛等待升国旗的天安门,你的前脚尖紧贴他的后脚跟。

地铁停运、公交入睡,近千人在凌晨3点的深圳北“等待上岸”

有人拿出手机打网约车,在深夜里摸索了1小时排队人数还是200人以上,实在无奈转头询问黑车,却被告知无论多远都是100元起步。身强体壮且行李少的牛马直接扫一辆共享单车,虽没有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但在凌晨3点的深圳一路狂踩单车,牛马和科比达成了某种一致。

懒得骑车,打不上滴滴,机智的生活家给自己叫了一辆货拉拉,坐在宽敞的面包车里让每一个还在寒风里等待的牛马馋哭流泪。亦有毅力者偏偏和地铁较上了劲,席地而坐等待头班地铁到来,“这回真的可以一键直达工位了”。


但返工牛马远不止如此,成为牛马的还有高铁。

干了5年的乘务员李可告诉我,“每到大型假期就会连轴转”,红眼高铁通宵跑,铁轨都快跑冒烟。据不完全观察,疯狂加班的高铁也一改此前的通体雪白变得灰头土脸,像极了每一个加班干活不洗脸的打工人。

硬生生把高铁都加出班味儿,返工没有放过任何“人”。有业内人士曾透露,每到春运,“仓库里的车都会上线,动车、高铁和火车祖孙三代全部上岗,老司机、现任司机和新司机几乎都要加班。”

此前坊间曾有传言“高铁夜间不运行是因为到了终点站去检修保养”,如今为了运输牛马,高铁停留20分钟就返程继续上岗。有网友坐到终点站,到站看到还有一堆人在站台等车,“那时候才意识到这个真牛马马上要跑下一趟了。”


这种停留20分钟的车,一般留5分钟给保洁员打扫卫生和转动座椅,15分钟用来检票放客。”李可指出。间隔短至公交车,发车间隔堪比地铁,工作表被填满24小时,继过夜火车、卧铺动车和飞机后,高铁成为新晋运输牛马王。

而为了牛马,被迫成为牛马的还有铁路员工。

去年还是早上5点干到第二天凌晨5点,今年直接把24小时延长至28小时,不干春运都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为了提前准备和清理车厢、检查遗漏,一般我们都需要比旅客早上车、晚下车”,李可分享:“困肯定困,但红眼高铁会更加担心旅客出现问题,必须每半小时巡视一次车厢。”

高铁和铁路员工牛马为牛马加班做牛马,请问,一共出现了多少次牛马?

“四次,因为还有牛马看到了这句话。”



你嫌红眼高铁刺痛了牛马生活,红眼高铁告诉你,“这可是限时体验”。

打工人无论加班到几点也需要几小时给自己回回血,高铁也有自己的回血时刻。根据《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高铁牛马每天必须“到点入睡”,及时检查,也就是所谓的【天窗时间】,一般在凌晨0点至早晨6点之间。

根据设备不同和维修成本的需求,高铁的“日常体检”一般分为五级维修制度,从1到5维修周期依次增加,有列车清洁排污等日常检修,也有对列车的制动、受电弓等核心功能部件的重要检查

虽然不是所有高铁的零件每天都得修修补补,但几乎所有高铁每晚都需要回血,因此不是人流量翻倍的重大节假日,高铁到了晚上都是该睡都睡。


高铁要睡好,一方面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另一方面也是体恤铁路局的钱包。

被叫做“超级现金奶牛”的京沪高铁全年平均客座率约为75%-80%,但也只此一家,现金奶牛的背后是大量需要帮扶的弟弟妹妹。曾有报道指出,“在非节假日或中西部地区的高铁,上座率可能不足50%。”如中西部地区的郑西高铁运营两年上座率不到50%,而安徽淮北站高铁平均上座率仅有30.8%,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你上车都看不到几个人头的“幽灵高铁”。

白天都没什么人坐的高铁,就更别提夜间,高铁在夜间认真睡觉已经是为铁路局降本增效。

但春节等大型假期不一样,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的2025年1月数据,节假日期间,高铁线路的上座率普遍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春节期间开通红眼高铁,铁路局既能挣钱,又能挣口碑。

拉着高铁连夜干活,这回不需要检修了吗?“春运期间天窗检修全停”,铁路局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把对高铁列车及相关线路的重点维修全部前置

维修问题解决好,钱包上又有利可图,最早挖掘出高铁夜间经济的是广铁集团,其于2013年春运期间在京广高铁武广段首次夜间加开7趟高铁动车组,把挣钱这事儿发展至24小时。


能挣点就多挣点,毕竟绝大部分高铁真的不太挣钱。

截止2024年12月,我国共有1300多座高铁站,比全球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多。可高铁建设极其费钱,每公里高铁的建设成本约为1.3亿元,平原建高铁还相对简单,但有大量的高铁需要翻越过高山大海(歌词),走《平凡之路》,高铁比你先行。

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一公里高铁的建设成本是一公里普通铁路的3倍左右,在2009年-2024年期间,中国在高铁建设上花费了大概9.5万亿元,这笔钱由国铁集团、政府部门和其他投资方共同承担。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铁集团总负债6.21万亿,相当于最新公布的2024年各省GDP总量排名中,第五的四川省的一年GDP。

除去建设高铁这个开销大头,高铁每年还需要支付大量电费人工等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你每晚入睡就是简单睡觉,但不在凌晨发车的高铁是真的“躺着也花钱”,各个零件修修补补,还有大量零件需要定时更换,如空调每5年维修一次、门系统则是每6-8年更新30%-40%。

高铁花钱的地方不少,但挣钱的地方五个手指数都嫌多。

拿最挣钱的是京沪高铁举例,你在小桌板上噼里啪啦地打字开会,京沪高铁悄悄把钱挣。背靠京沪两大牛马聚居区的实力,京沪高铁开通3年内实现盈利,2014年盈利额为12亿元,此后净利润逐年提升,成为我国第一条盈利的高铁,其所在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我国“高铁第一股”

京沪高铁能挣钱,一方面靠着卖票,只要能卖出去就是真金白银,所以越高的上座率和票价就越能回本。而有京沪牛马频繁地往来,京沪高铁怎么都不愁卖票。


高铁的另一个收入来自过路费。“过路费收入占京沪高铁总收入的六成”,36氪则指出,所有跨线列车使用京沪高铁路段的线路和接触网时,都要缴纳费用。

看似挣得盆满钵满,但实际上,中国高铁从2003年开始运行,直到20年后,也就是2023年才刚刚扭亏为盈。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铁盈利的里程仅为2300公里,占全部里程的6%,即京沪、京津、沪杭、沪宁、宁杭、广深港高铁线。


图源:新浪图数室

京沪高铁是最挣钱的,凭借着“打工人专列”等title被广泛关注,去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15.46亿元。挣钱是挣钱的,但回本也要20年,因为当年的投资额达到2210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三峡工程。

成本高,那可以靠着票价回本吗?各铁路集团从2016年开始自主制定高铁票价。“新浪数图室”指出,高铁的定价参考了动车组的定价,同时考虑到建设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一般遵循【递远递减原则】,里程越长,平均运价率越低。

虽然在近年来高铁票价多次调价,被打工人吐槽越来越贵,但根据世界银行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中国高铁二等座票价每人每公里约为0.46元,对比法国每公里1.65至2.13元、德国是2.34元,远低于其他国家

即使中国高铁数字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但考虑到成本、安全等因素,你也只能限时体验到红眼高铁。


回想几十年前“想买张春运票熬夜去窗口排队,大战黄牛票贩子假火车票”的时候,现在的红眼高铁即使被叫做运奴专车也是尊享版,毕竟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抢到珍贵的一张二等座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幸运儿。

回顾整个春运史,开通越来越多车次和线路是缓解春运的主要策略 ,比如和谐号就是在2007年春运期首次间上线运营以缓解运力。

只不过无论是更多的车次还是红眼高铁都不够用。聪明的牛马为了上车想着少买几站上车后补票,却没想如此天才的想法已经普及互联网,所有人都这掌握此攻略后把高铁挤成地铁,只抢到无座的牛马直接被挤到商务座。

见过凌晨点的深圳算什么,你见过超载的高铁吗?


图源:小红书@xu今今

凌晨3点出发的红眼高铁继续以250公里的时速前进,又一个到站广播响起后你嘀咕:就不能错峰上班吗?

(李可为化名)

编辑|橘总

作者|嘴嘴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AAA市场郭家干货干调

参考资料:

01.36氪,《抢票好难,为什么高铁晚上禁止运行》,2024.10

02.新浪图数室,《高铁票价是如何定出来的?》,2024.05

03.吴晓波频道,《“幽灵”高铁站背后的财政账》,2024.11

04.澎湃新闻,《春运高峰,多地再开“红眼高铁”》,2023.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