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出差朝鲜期间,我的眼前浮现的不仅是国家的美丽景观与独特文化,更有许多关于这个国家的误解。在此,我想通过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些对朝鲜常见而又错误的认识,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封闭而复杂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真的存在
许多人认为朝鲜是一个没有贫富差距的国家,实际上,情况远非如此。在农村,合作农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明显。自2002年以来,合作农场几乎实现了自主核算,意味国家对他们的调配作用降低,而农场自身的经济积累则在不断增加。这让我想起在乡镇采访时,有一位村民告诉我,他所在的合作农场经营得不错,能够向市场销售剩余的产品,而邻近的农场却因管理不到位而挣扎求生。这种差距在城市中也同样存在,许多家庭因进入自由市场进行买卖而收获可观收入,形成了明显的经济鸿沟。
二、计划经济并非绝对
有人认为,朝鲜是一成不变的计划经济体。然而,从2002年起,朝鲜政府正式承认“计划调节为主,价格调节为辅”,让各地自由市场合法化。那时候,我看到很多居民到市场购买食品和日用品,不少人甚至开始创建自己的小摊,加之企业被赋予一定的自主权,使得市场活力逐渐增强。在罗先市这样的经济特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尤为显著,许多人已不再依赖国家职位自谋职业。我与一位在经济特区工作的年轻人交谈过,她说:“有了市场,我们才能真正赚到钱。”
三、教育与医疗并非全部免费
虽然朝鲜的教育制度宣称从小学到大学完全免费,但私下补课的收费现象屡见不鲜。在我访问的某个学校,老师们不仅要求学生上课学习,还鼓励他们参加额外的补习班。而在医疗系统中,我发现常见药品短缺,许多家庭不得不去市场购买急需的药物。在我所住的平壤饭店,工作人员跟我诉苦,说她的孩子得了小病,社区医院根本没有药,她别无选择,只能到市场上寻找。
住房问题同样体现了现实的残酷。虽说名义上没有租金,但我所见的在罗先市出售的商品房,让我意识到朝鲜的住房政策已经悄然改变。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完全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这种现象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
四、贪污腐败依然猖獗
“朝鲜没有贪腐”是一个浪漫的神话。在这次旅行中,我听闻到不少消息,尤其是在官僚体系中,油水丰厚的小官员收礼屡见不鲜。而在高层,借助权力得到的隐性收入更是难以想象。一个熟悉的本地商人告诉我:“如果没有关系,连简单的手续都很难办成。”这样的环境下,贪污和腐败直到今天依旧阴影重重。
五、网络限制严苛
关于朝鲜的网络状况,似乎大家普遍认为这里没有互联网,但事实是绝大多数普通个人确实无法接入国际网络。尽管国家内部有局域网供人使用,但内容十分有限,仅供浏览政府相关信息和极少数指定网站。在我偶然探索的一家“我的国家”购物网站上,看到了居然可以在线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但缺乏新闻和交流平台让我倍感窒息。
六、汉字并未彻底消失
关于汉字的问题,在我与当地知识分子的交流中发现,尽管官方强调已废除汉字,但部分中学依然教授汉字,特别是对于古文掌握有特殊需求的大学专业生来说,学习汉字仍不可或缺。因此,汉字不仅存在于书法艺术中,还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七、朝鲜并非只有一个政党
众所周知,朝鲜劳动党是唯一执政党,但在我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实还有两个较小的民主政党——朝鲜社会民主党和天道教青友党。虽然名义上,它们参与政治生活,但基本上只是朝鲜劳动党的附庸。通过与这两个党派的成员沟通,我了解到它们在监控政治异议及维护国家稳定方面发挥着角色。
八、存在华人群体
最后,我还注意到朝鲜境内还有一小部分华人社区,虽然官方始终不承认他们的身份。他们过着隐秘的生活,拥有朝鲜国籍的同时,也能持有中国护照,形成一种游离于两国之间的特殊身份。在我拜访的华侨学校里,学生们正在学习中文,这让我意外地发现,华人在这个国度同样努力在延续自己的文化。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带给大家对朝鲜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