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大拜年#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 月 6 日报道,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 “机动车统计网”(Autostat)发布消息称,在 2025 年 1 月俄罗斯市场新乘用车的销量榜单中,中国汽车品牌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多达 8 个中国汽车品牌成功进入销量前 10 名。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影响力,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回顾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逆袭的传奇。自 2022 年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展开了严厉的全面制裁,大量西方汽车企业纷纷主动退出俄罗斯市场,曾经在俄罗斯市场卖得火热的韩国起亚、现代以及日本丰田等品牌也被迫离场。然而,俄罗斯自身的汽车工业相对孱弱,根本无法满足本国居民的用车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凭借自身的优势,迅速填补了欧美日韩车企退出后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缺。
从此次 “机动车统计网” 发布的数据来看,尽管市场冠军仍是俄罗斯国产的拉达,1 月份其份额占销量的 30% 多,但中国汽车品牌的表现同样十分亮眼。
在外国品牌中,哈弗以 11825 辆的销量高居榜首,排在第二的位置。紧随其后的还有奇瑞(8959 辆)、吉利(6217 辆)、长安(5081 辆)、欧萌达(2327 辆)和捷途(2214 辆),它们分别占据了第三至第七位。
排名第八的是按照吉利品牌许可证生产的中白品牌 Belgee,销售汽车 1816 辆。而中国的 Jaecoo 和坦克则排在第九和第十位,销量分别为 1781 辆和 1672 辆。
在进入前 10 名的品牌中,有 7 个品牌的销量实现了增长,其中 Belgee 的增长最为显著,在 1 月份的销量增长了 2.7 倍。不过,也有部分品牌出现了销量下降的情况,如吉利(-30.9%)、欧萌达(-12.8%)和坦克(-3.5%)。
今年 1 月,俄罗斯共销售了 89072 辆新乘用车,比 2024 年同期增长 11%。而在 2024 年,俄罗斯共销售 157.1 万辆乘用车新车,与 2023 年相比销量增长 48%。2 月 4 日,“机动车统计网” 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25 年 1 月,中国汽车品牌在俄官方经销商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 2%,达到 62.4%。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地位日益稳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中国汽车品牌能在俄罗斯市场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国汽车企业近年来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宁德时代、华为等一系列配套企业的支持,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能够做到真正的 “物美价廉”,与西方企业相抗衡。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不受西方制裁的限制,在售后保养方面响应效率更高。当汽车出现故障需要维护保养或者更换零件时,中国汽车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这让俄罗斯消费者更加放心。
此外,中国汽车制造商还积极与当地经销商合作,遵循互利的合作政策,助力中国汽车品牌适应俄罗斯市场,并根据消费者喜好推广产品。同时,新品牌、新车型的不断发布,丰富了俄罗斯汽车消费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且,随着汽车行业绿色转型成为全球趋势,中国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这也逐渐吸引了关注汽车环保水平的俄罗斯消费者。
不过,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 2024 年开始,俄罗斯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开始逐步提高汽车的进口税,并且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进口汽车考核标准,只有达标的汽车才能进入俄罗斯市场销售。
此外,大量中国车企进入俄罗斯市场,导致竞争异常激烈,部分中国车企已经开始降价促销活动。而且,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汽车还有一定数量尚未出售,这或许意味着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售已经趋于饱和。
有分析指出,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要想在俄罗斯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大概率需要改变发展策略。不再仅仅依赖出口整车,而是直接在俄罗斯本地建厂,通过本体组装生产的方式实现对俄销售,这样既能降低运输成本,保证市场供应稳定,提高价格竞争力,又能满足俄罗斯消费者对 “国产车” 的心理需求。
同时,中国汽车企业还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的投入力度,深化与俄罗斯本土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力度,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与渠道布局,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总体而言,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中国汽车品牌能否在俄罗斯市场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