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介绍过一些关于药物服务的常识,今天我们盘点一下常见的口服药,其中有很多都不能直接用热水或者是有些人觉得是“温水”的温度来吞服。因为很多人士比较习惯喝热饮,一般的饮料温度在他们觉得已经不算烫。
根据医师和药师的指点和相关权威的报道,我们整理一下,具体有哪几类药物不可以直接用热水服下去?由于商品名和厂商都不一样,因为版权,具体图片我们不放。大家记住这些药物含量的化学名就可以,可能您开到的药是不同的商品包装。
1. 胶囊类药物
胶囊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遇热水会快速溶化,导致药物提前释放,影响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
肠溶胶囊:热水可能破坏其耐胃酸特性,使药物在胃中释放,降低疗效或刺激胃黏膜。
普通胶囊:热水加速释放可能引起咽喉或食管刺激,建议用温水送服并多喝水。
2. 糖浆类药物
如止咳糖浆,热水会稀释糖浆的黏稠度,无法在咽喉形成保护膜,降低药效。服用后需至少5分钟内不饮水。
3. 维生素类
维生素C、B1、B2等遇热易氧化分解,失去活性。
维生素C泡腾片:需用40℃以下温水冲泡,避免高温破坏。
其他维生素制剂:避免用茶水送服,防止鞣酸影响吸收。建议凉开水服用。
4. 含挥发油的中药/中成药
如薄荷、藿香、金银花等,其挥发油成分遇高温易挥发或分解。常见于感冒颗粒、冲剂,建议用40℃以下温水冲服。
5. 抗生素类(如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高温下易水解,可能增加过敏反应风险。
阿莫西林颗粒:需用凉开水冲服,且冲后立即服用,避免久置。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至于适量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后服用。
6. 活菌及酶类制剂
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妈咪爱):高温会杀死活性菌,需用40℃以下温水或牛奶冲服。 比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以直接吞服,然后喝水。如果是胶囊型的,那么遇到不太方便吞胶囊的患者,可以把胶囊拆了,用水喝下去。那么请一定不要用温热的水,否则就绝对失效了。
酶类(如多酶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高温使酶变性失活,需凉水送服。
7. 其他特殊药物
琥珀酸亚铁颗粒:热水会加速Fe2+/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影响吸收,需餐后温水送服。 注意不要饮茶水!
孟鲁司特颗粒:高温易降解,需与冷食物混合或溶解于凉水中服用。打开之后尽快服用,不要耽误,这个药比较容易氧化。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干混悬剂:遇到40℃以上的水可能就会发生理化反应,影响疗效。请温水溶解后口服,干混悬剂需要摇匀,因为它的成分会下沉。
氨溴索颗粒要用常温水溶解,餐后服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在服用之前加少量的温水摇匀,口服。
注意事项如下。
水温建议:一般以25-40℃的温水或凉开水为宜,避免超过60℃。
送服禁忌:部分药物需避免与茶水、果汁和牛奶等同服,以防成分相互作用(如茶水影响铁剂吸收)。
大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还要遵照医嘱详细阅读说明书,如果您要是没看懂的话,可以问您的医师或药师。一般来说,记住用量宁慢勿快,宁少勿多。